“你讓我想一想,這或許也不是壞事,你和蒂娜都在美國,可惜哈羅德在華國,如果他在美國就好了——等等,他為什么不能回美國一趟呢,我記得他之前非常喜歡夏,現(xiàn)在他的公主惹上了麻煩,他應該去美國拯救她才對!”
老伊萬自言自語。
“你的意思是……”
辛西婭一怔。
“你先穩(wěn)住蒂娜,多制造和她見面的機會,法庭上你想怎么作證都行,總之,既然你們已經(jīng)在美國,就把這個官司拖得久一點,我想辦法把哈羅德也引回美國!”
這樣就要修改計劃。
但修改后的計劃可能更有成功性。
夏曉蘭將麗薩告上法庭這件事,并不是由他和辛西婭安排,這是一個偶然事件。
蒂娜和辛西婭分別為原告和被告作證,立場不統(tǒng)一,因為此事有了矛盾……哈羅德的警惕性反而會降低吧?
老伊萬越想,越覺得可行。
他現(xiàn)在甚至要贊同辛西婭為麗薩作證了,最好表現(xiàn)出和蒂娜有非常大的分歧!
……
所有人都搞不明白,夏曉蘭要做什么。
這兩天,報紙上對她的報道,都往一個奇怪的方向偏去,把茅康山氣得頭發(fā)都炸了:
“這些人,真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美國人怎么這樣好騙。
是誰在背后出錢,買通這些記者嗎?茅康山只能將一切都歸為陰謀論。
溫教授在美國生活多年,更了解美國的國情,反而看的更明白:“這樣寫,更有新聞價值。難道你以為,美國人嘴里喊著‘平等’,他們就真的要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共享平等嗎?”
當然不是這樣。
美國人一邊罵政府,一邊又有種理所當然的自豪感,美國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最棒的。
美國的國力,美國的科技,美國的電影,全世界的人都想移民美國好嗎?
美國人喜歡聽故事,聽弱小者打敗強大者的故事,這符合普通人的YY心態(tài)。
但他們不是要聽一個華國女學生打敗美國女建筑師的故事……這太滑稽了,一個華國在校學生,比一個從業(yè)多年的美國女建筑師更厲害?怎么可能!美國女建筑師在行業(yè)內再受到歧視,那也是和美國男建筑師比啊。
華國女學生,拿什么和美國女建筑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