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有時候會因為自己過于理智而感到悲哀。
就像是清婉,她非常的不理智,聰明人絕不會當出頭鳥,出頭鳥沒有好下場。
她站在那個舞臺上演唱,她想喚醒更多的人,想為更多的人爭取利益,她站在了風口浪尖,可她越是顯得那么的重要,遭遇也就越凄慘。
對于聯(lián)邦政府來說,他們需要抓出頭鳥去背鍋,去承擔責任,然后勸導民眾回家,將一切罪責安插在出頭鳥的頭上,這叫出頭鳥,也叫替罪羊,更是叫殺雞儆猴,叫秋后算賬,叫抓典型。
而對于反對聯(lián)邦政府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更加強烈的激起民憤,那當場槍殺清婉,顯然是最好的選擇,在此時此刻,在這個場合下,將清婉槍殺。
這會讓雙方的矛盾不可調(diào)和,讓總統(tǒng)引起民憤,讓軍隊有可能會對民眾動手,讓民眾對聯(lián)邦再也不信任。
陳陽看到清婉倒下的時候,就知道,肯定還有人會開槍。
果不其然。
人群中,有人對軍隊開槍了,大喊著為清婉報仇,與他們拼了。
然后,槍戰(zhàn)開始了。
場面混亂到了極致。
電視新聞當場黑屏,信號被切斷,緊急換成了廣告。
陳陽沉默,調(diào)了一杯清婉最常喝的酒,然后放在了她一直喜歡坐的靠墻的座位前。
“下次,長點記性吧!”
說出這話,陳陽又是忍不住微愣,隨后苦笑。
果然是立場決定思維,如果自己也是游行中的一員,此時此刻想的應該是多一些這種人才對。
哪有什么對錯,都是選擇。
而清婉,不需要自己去感慨和覺得她做的怎樣怎樣,因為她找到了她存在的意義,這就夠了。
這么一想,陳陽又將酒水端了回來。
這女人找到了自己的意義,她應該是高興的,她不配喝。
。。。。。。
后續(xù)發(fā)生了什么陳陽沒有具體了解。
只知道聯(lián)邦壓下了所有的消息,一切都回到了原來的樣子,街道上民眾在路過,沿街商鋪在叫賣,只是街道上的機械人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一半。
十個人里,大概就有五六個機械改造人。
只是他們的生活并沒有那么快樂,他們似乎突然又不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