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增無奈,只得先退了出去。
他一走,張燕羅賢等人便跟了進來。
大戰(zhàn)當頭,紛紛勸樂正功勿因竺增而與幸遜交惡。
樂正功遲疑不決,忽此時,帳外遞入一封流星快馬所遞之信報。
拆開閱覽,吃驚。
竟是樂正功留下防守漢中的長子樂正愷所發(fā)。
稱楊信郭荃聯(lián)合大軍,抄近道正兵發(fā)梁州,如今已過廬氏,直撲華山青泥隘口,來勢洶洶,恐怕防守有失,急請父親回兵救援。
張燕大驚失色,道:“主公!上當也!竺增確是魏劭所派之奸細無疑!他勸主公追隨幸遜發(fā)兵到此,名為合力擊殺魏劭,實則調(diào)虎離山,趁我漢中防備空虛,意在梁州!梁州乃主公基業(yè)之地,萬萬不可有失!”
樂正功想起這幾日,竺增也一直在自己面前勸說,要他不能暗留兵力,須得全力投入。頓時恍然大悟,再沒有半分疑慮,痛罵:“魏劭小兒!用心險惡至此!奸計害我先摧眉事幸遜老賊,不提防他在背后覬覦我基業(yè)之地!”
一時心亂如麻,又怒又悔,立刻命人將竺增綁了,推去轅門外斬首,又急召部將謀臣齊聚大帳,商議后策。
眾人得知消息,激憤不已,正莫衷一是,忽轅門外又來報,說方才正要斬竺增,沖來一隊幸遜軍中裝扮的人馬,奪了竺增而去。起先以為是幸遜東營之人,追上去,才發(fā)現(xiàn)去往黃河故道對面的魏劭敵營。
怕有詐,不敢再追,先回來稟報。
樂正功幾乎嘔血吐肺,一掌掀翻了面前桌案,發(fā)令立刻強攻魏劭大營。
被張燕等人生生勸住,稱魏劭陰險至此地步,想必早有防范,不可貿(mào)然動兵。
半晌,樂正功胸中怒火方漸定,于帳內(nèi)疾步來回走了數(shù)圈,道:“諸位所言極是。這一筆仇,我記下了!日后再算!傳我的令,速速拔營,回漢中!”
……
再說幸遜,得報逃走了的竺增竟被樂正功納用,豈肯作罷?一早派丁屈去西營要人。丁屈人沒要到,反遭奚落,如何忍得下這口氣,回來在幸遜面前添油加醋,道樂正功雖名義投靠陛下,實則夸功自大,仗著出幾個兵,連他兒子也是目高于頂,并未將陛下放在眼里。
幸遜不快,立刻著人去傳樂正功來自己面前問話。不想?yún)s又得報,說西營似有異動。忙派人看究竟。
俄而得報,樂正功竟繞過了自己,下令拔營回往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