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
最后她又加了這么一句。
鐘媼在徐夫人身邊服侍了大半輩子,為人謹慎,輕易不多說一句話,像這樣直接在徐夫人面前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是少見。
徐夫人便又追問,“可惜了”作何解。鐘媼說,老夫人自己見了,就知道了。
徐夫人當時有些不以為然。但現(xiàn)在,親眼見到這個喬家的女兒,倒忽然似是若有頓悟。沒想到喬家能養(yǎng)出這么一個難得一見的美人兒。確實容光照人。乍進來時,見多識廣譬如徐夫人,也覺自己眼前一亮。
容貌倒在其次。喬女的儀態(tài),頗入徐夫人的眼。
人這一生,前半輩子擁有越多,經(jīng)歷越復雜,等年紀大了,許多想法就會慢慢改變,也更喜歡簡單清靜的東西。
物是如此,人也一樣。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人越老,往往越喜歡童子的緣故。
徐夫人看著喬女時,覺察到她忽然抬起眼睛,和自己飛快地對望了一下。
徐夫人的那只獨目立刻捕捉到了她的眼神。不是怯怯。只是些微的不確定。除此,就是明亮、坦然。
徐夫人看人,往往第一眼就是對方的眼神。以貌取人,并非沒有道理。雙目之神,也是人貌之一。
她直覺地對有著這樣一種眼神的人懷著好感。
相反,有些人,譬如她的媳婦朱氏,徐夫人就一直沒法對她生出好感。這也是從第一眼的眼神開始的。
當年丈夫要為兒子聘朱氏,徐夫人顧慮她的出身,當時有些不愿。奈何丈夫堅持,朱氏父親對丈夫又有救命之恩,徐夫人最后勉強接受了。
第一眼見到朱氏,她雖然裝扮得體,一舉一動也是受過教導的大家風范,但是徐夫人卻并不滿意這個兒媳婦。
朱氏看她時,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底氣不足和急于想要討她歡心的那種眼神。
再得體的裝扮,再符合規(guī)矩的舉止,配上這樣的眼神,未免也落了檔次。
所以這個看不上,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
唯一能讓徐夫人對朱氏高看一眼的,就是她肚子還算爭氣,給魏家生了個極其出色的孫子。母憑子貴。這大概就是徐夫人對朱氏能一直容忍,睜只眼閉只眼隨她去的原因了。
當初徐夫人做主,讓孫子魏劭娶了喬女,自然是有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