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趕上秋收,上工的知青個個心不在焉。
一些知青家里的課本也早就處理了,只能拿別人的書回來手抄……
霜降前,準確的消息正式公布。
即便之前心中確信大半、或者已經(jīng)在復習路上的人心中那塊懸著的大石終于落下了。
西代村這邊還好一些,被分過來且還留在村里的知青只有十四人。
這些人也無心上工,大隊長干脆都同意了。
秋收后的活不算忙,這十來個人不上也不影響。
政策雖然下來了,但高考時間還沒有說出個具體哪天。
來時萋這邊借書、借筆記的人越發(fā)多。
她干脆都借了出去。
只留下自己整理重點的筆記。
她覺得越是臨近考試前,更要調理好作息時間,以她這幾年的學習成果看,上大學應該沒什么問題。
她又不求考最高學府,所有的志愿從高到低全報醫(yī)科大學,總能擼上了一個。
課本對她現(xiàn)在也沒什么作用了。
這時候不借,有那些極端事后也許會瘋。
又過了近半個月,他們這個省份的考試時間才確定下來,定為十二月9、10這兩天。
考試地點他們這邊的鎮(zhèn)上沒有,要輾轉到縣城。
從村里到縣城,坐馬車恐怕要搖晃五六個小時。
因要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太多,公社提前十來天安排了場小考。
小考成績不錯的,才有資格報名高考。
公社的小考非常容易,大部分都通過了。
只有一些小學知識還一知半解的被排除掉。
等人數(shù)確定后,紅河公社提前一天安排了兩輛大解放把參加高考的人送到了縣里招待所。
住的是大通鋪,一屋十人那種。
錢麗影、高艷榮和時萋分在同一個屋里。
這倆人都有些微過節(jié),所以考試期間她吃的都是自己提前準備好、且沒有放在外面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