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元朝的確是歷史最低,官方數(shù)據(jù)朝廷只收1%到5%,最后鬼知道能承包商能收到多少,百分之三十、四十都有可能。
所以別說什么元朝賦稅低,明朝賦稅重,從元到明,誰的損失最大,肯定是那些包稅商。
朝廷自己收稅,肯定會付出一些收稅成本,但那也比把收稅權(quán)承包出去要好。魯錦這次看似傻缺的收稅方案,只不過是迷惑敵人用的罷了,而且只有一季,一來算是賑濟(jì)百姓,二來他還有鹽鐵專營這個底牌來保證財(cái)政收入。
將來的土地政策具體怎么定,首先強(qiáng)逼地主分田是不靠譜的,不是說不能,而是沒必要,因?yàn)樵┟鞒醺揪蜎]有土地矛盾。
你說南方人口太擠?人多地少?那正好移民北方啊,大把的荒地沒人耕種,你只要愿意移民,立馬就能給你分田。
連四川省這樣的天府之國,元末都只有30萬人口,還沒現(xiàn)代一個十八線小縣城人多,大把的荒地,你給百姓現(xiàn)在把田分了,誰去移民?當(dāng)然,大地主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土地兼并還是要控制的,怎么控制?魯錦覺得宋朝的階梯稅就不錯。
宋朝將百姓分為五等戶,按照貧富差距,把百姓分為五等,越富收的稅就越多。
這理念才叫先進(jìn)!窮人榨干了能榨出幾個錢,要收就收富人的錢!
但是誰才是高等戶,宋朝卻弄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宋朝官員隨意可以抬升百姓的戶等。
明明是窮鬼,家里住茅屋,只有兩畝薄田,他硬說你是富豪,按最高等級收稅,逼得百姓只能逃亡造反。
怎么劃階梯,才是重點(diǎn),用土地面積來算就好一點(diǎn),起碼有個實(shí)物作為依照。
比如50畝以下,收多少;50到100畝,收多少,100到300畝,收多少;300到一千畝,收多少。
三千畝收多少,五千畝收多少,反正你地越多,收的稅就越重。
你不想交重稅也可以,那就主動分家,把田產(chǎn)分給族中子弟,控制到低稅等級,你明面上還是主宗,還是家主,但子孫有了自己的田產(chǎn),誰還會聽你的?
用階梯稅,既照顧了窮苦百姓,減輕他們的負(fù)擔(dān),又能拆分世家大族,還能抑制土地兼并。
當(dāng)然,這也只是個初步設(shè)想,依然有空子可鉆,光魯錦自己就能想出飛灑詭寄這種方法,這在古代也挺常見的。
明明你只有十畝地,但你官方戶籍注冊的卻有一百畝,那多出來的90畝都是豪強(qiáng)大戶詭寄到你頭上的,你就得用這十畝地交一百畝的稅,替豪強(qiáng)交稅。
這種就只能用法律來限制了,抓到就重罰,戶主嚴(yán)辦,全家流放,甚至連坐四代不許科舉,不許從事商業(yè)專營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細(xì)節(jié)需要商定,比如土地的貧瘠程度,還有種植的不同作物,應(yīng)該各收多少,但大框架肯定是按階梯來收。
就在魯錦這邊琢磨怎么收稅的時候,他的命令也很快被執(zhí)行了下去。
一張張慶賀魯錦大婚,明年夏稅減征的告示,飛快貼到了他治下每一個村莊。
巢縣的廖永安收到消息,看完了魯錦的密信,也開始張羅著大辦慶功宴。
與此同時,另一封密信也悄悄送到了潛伏在康茂才身邊的包毓手里。
包毓看完即焚,又將最近康茂才的軍事調(diào)動情報(bào)交給仆人,給魯錦送回去,自己則是找到了康茂才,對他獻(xiàn)計(jì)道。
“使君,那廬州賊輕易拿下巢縣,果然驕縱起來,不思朝廷最近可能會來的反擊,居然趁著這個時候大婚。
“他那些手下也在巢縣猖狂暢飲,四處搜羅美酒,大擺慶功宴。
“還在如此需要糧草的時刻,以大婚為名,給治下百姓減免賦稅,以賺取名聲,簡直愚不可及。
“使君,我們的戰(zhàn)機(jī)來了!”
還有一章,另外,可能周五上架,今天剛收到通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