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持續(xù)著,巴圖爾汗與和鄂爾勒克汗兩人聽著爭論,雙眼精光閃動著。
與明軍拼了,這是下下之策,但凡有一絲沖出去的可能,這種決定就不會選擇,畢竟能活著誰會想著去死呢。
率精銳撤入山中,這種事情不暴露還好,一旦暴露軍心就崩潰了,戰(zhàn)力下降,軍士潰逃,原本能殺敵三成的,最后一成都不足了;
甚至說會激起軍士和牧民的逆反之心,自己倒向大明都說不定。
可如果向軍士們說明情況,那軍士們能不能理解、讓不讓撤都是未知的。
倒是最后的混在軍中側(cè)后方這一條建議很不錯,畢竟幾萬人的沖鋒誰知道主帥在哪里。
和鄂爾勒克掃了一眼前方掙扎著朝后方走來的軍士,低聲道:“巴圖爾,你決定吧!”
“沖!”
“好!”
兩人簡短的交流了一句,便達成了決定。
“安靜!”
巴圖爾低喝一聲,掃視著眾萬戶長和貴族:“我們決定了,繼續(xù)沖鋒,這是目前將戰(zhàn)果擴大的唯一選擇,或者說我們別無選擇。
墨爾根岱青,你領(lǐng)五成火器進攻最中間部分,務(wù)必要給對面造成一種我們要從中間突圍的錯覺讓他們將兵力集中在中間;
哈納克土謝圖,你率五千兵力緊隨其后;
楚琥爾烏巴什、書庫爾岱青,你二人各領(lǐng)三成火器負責進攻北、南兩面,攻擊先弱一些,等軍令后猛攻!
鄂齊爾、額爾德尼,哈斯爾、呼日查,你四人各率五千兵力在他們兩側(cè)身后,待軍令下達后,會同前方火器快速猛攻。
記住了,務(wù)必讓對面敵軍以為我們中路的進攻是佯攻,而兩側(cè)的進攻才是我們要突圍的。
昆都倫烏巴什,你挑選軍中最為精銳的三千人,潛伏在中路后面,讓敵軍看起來你們是督戰(zhàn)的,待敵軍將中間兵力調(diào)到兩側(cè)時即刻沖鋒,在中間打開一道缺口?!?/p>
說到這里,巴圖爾看了看有些疑惑的眾人:“對,你們沒有猜錯,我們就是從中間離開,假作真時真亦假,虛虛實實,讓他們摸不清楚我們到底從哪里突圍。
正常來說中間防守是最強的,因為中間被打開后可以向兩側(cè)擴大缺口,但那是兵力充足時,很明顯對面兵力不足。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兩側(cè)的進攻要猛,昆都倫烏巴什沖鋒的速度要快,都明白了嗎?”
“明白!”
“這是我們最后的機會,告訴將士們,哪怕是前方再次出現(xiàn)了剛剛的那種大范圍的爆炸,我們也只有埋頭往前沖一條路,停下來就死定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心中那口氣散了,就全完了;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家眷,為了衛(wèi)拉特四部的百萬牧民的自由,我們背水一戰(zhàn);
給諸位一炷香的時間準備,然后立刻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