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我在甘肅一帶,和鄂爾多斯的諸部有過深入的接觸?!?/p>
甘肅鎮(zhèn)總兵崔玉明出聲了:“以一家三口為例,人均五畝,畝產(chǎn)兩石,年產(chǎn)三十石左右,交完賦稅等等亂七八糟的,最后差不多能有二十五石左右。
按十年內(nèi)的平均糧價算,差不多是二十兩白銀。
放牧的話,牛羊馬三者混合放牧,可以照看養(yǎng)六十到一百八十只、牛十到十五頭,馬大概在五到十匹。
這是最大極限了理論數(shù)量,因為擠羊奶、剪羊毛、制作奶制品、毛氈等手工品等等需要大量的時間,還要預(yù)防狼群等等。
正常情況下,一家三口能有理論數(shù)量的一半就算是極好的了,也就是養(yǎng)三十只、牛五頭、馬五匹,總計四十頭的混合畜群?!?/p>
說到這里,崔玉明起身走到一邊的桌案前提筆蘸墨,一邊寫一邊道:“畜群基本九成都是雌性,因為這是生產(chǎn)幼駒和奶制品的。
按照每年一胎,一胎一只,存活率六成計算,一年大概能出十七只羊、三頭牛、三匹馬。
一匹馬大概五到十五兩銀子,羊是半兩到一兩半之間,牛是三到八兩,全部按均值計算,羊值四十七兩、馬六十四兩,牛四十八兩,總價值一百五十九兩?!?/p>
嘶……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一個普通三口之家的家產(chǎn)竟然能有一百六十兩白銀何等的恐怖。
農(nóng)耕百姓家有房子,牧民家沒有蒙古包嗎?蒙古包的造價估計比房子還要貴很多。
三口十五畝地算下來是九十兩銀子,但這就是固定的了,而牧民的畜群則是可以一直在繁殖的,每年最少都能增加二十七頭牛羊馬。
一頭羊可以換一石糧食,配上奶酪、一頭牛羊肉等等夠兩個月用。
即便是去除食用所需,一年也用不了增加的二十七頭牛羊馬,可以說只要不是大災(zāi),就一直能繁衍,財富一直在增加。
“諸位,這只是最基本的或者說固定的財富,我再給諸位算算產(chǎn)生的價值!”
崔玉明繼續(xù)提筆算道:“皮毛皮毛,很多都以為這是一種,其實這是兩件東西,羊毛和畜皮兩樣,
首先說說羊毛,一只成年羊一年減一次羊毛,大概在兩到三斤,平均也能在兩斤半,三十只就是七十五斤,
一斤羊毛大概在一分半到三分銀子,所以羊毛的價值在一兩半白銀。
但牧民們不會直接出售羊毛,而是制作成價值會遠高于原始羊毛的毛氈,毛氈是搭建蒙古包、制作靴帽的重要材料,價值能翻數(shù)倍,少則七八兩白銀,多則十余兩?!?/p>
“其次則是羊皮、牛皮,馬很少被殺掉,多了就整頭直接賣掉。
羊皮兩錢到五錢一張,牛皮五錢到一兩五錢一張,假如說維持畜群規(guī)模,那么出生多少就得殺多少,由此就得殺掉十七頭羊、三頭牛、三匹馬,
羊皮按均價三錢半,價值六兩,牛皮按均價一兩算,價值三兩,皮毛則是九兩?!?/p>
“也就是說皮、毛這兩項就是價值十九兩白銀。”
說到這里,崔玉明話鋒一轉(zhuǎn):“但這些與另一項產(chǎn)出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請大家收藏:()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