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是通知而非商量,是因為早在年前江暖出發(fā)去沙城請錢其昌之前。
老族長就已經(jīng)同桿河村的村長通過氣了。
罵娘灘就在桿河村的門口,相比江家村,他們才是受害最深重的村子。
桿河村的人比任何人都希望把罵娘難上的暗礁給它清理掉。
如今江家村的江暖自掏腰包請人來清理河道,他們自然不會反對,甚至是舉雙手贊成。
再加上呂縣令也因為此事,特地召集了沿河兩岸的村子負(fù)責(zé)人開過會。
此事就算是定了下來。
修筑臨時堤壩,疏浚河道的人手,都是江暖花錢雇傭來的。
到了開工那天,桿河村的河岸上站滿了人,老老少少,足有兩三千號,
他們個個手拿鋤頭,鐵鍬,鎬頭,或是扁擔(dān)簸箕。眉宇興奮又堅定。
除此外還有不少諸如牛車,驢車,騾車之類的牲畜車輛摻雜在其中。
江暖看到,上次同老族長打架的那位隔壁村的村長竟然也在其中。
這陣仗,看得江暖和負(fù)責(zé)主持開工儀式的呂縣令目瞪口呆。
第46章江暖醉酒
江暖湊過去問自家老族長:“太公,我記得咱們就雇了二百人,怎么來了這么多呀?”
老太公樂呵呵的解釋:“他們呀,都是自愿來的。
罵娘灘禍害了咱們沿河兩岸的村子多少年多少代?
哪個村子沒人死在這個地方?
大家早就想除了這個禍害了,奈何都窮,只能是干著急。
如今你站出來挑了大頭,他們也都想盡一份自己的心力,這不就來了這么多人。
江暖聽完心中感動不已,多么樸實(shí)的父老鄉(xiāng)親??!
平日里因為某些事情,村與村之間或許發(fā)生過一些小的不愉快。
可真正到了用人的時候,他們卻都能摒棄前嫌,堅定的站在一處。
不僅僅是江暖,就連呂縣令和李洛聽聞前因后果,也為之動容。
吉時到,呂喻和錢其昌主持了祭河開工儀式,唱誦了祭詞,各說了一番勉勵的話。
輪到江暖時,她只說了一句話:“感謝諸位父老鄉(xiāng)親,謝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