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話就不值一駁,自有旁人代他駁斥。
果然就有人說話,湖南道御史周國禎,出班而奏,說道:“微臣湖南道御史周國禎昧死以聞,賀閣老為禮部尚書,崇德禮教化天下,然東城之匪患,逞兇為惡,非止一日,彼輩畏威而不懷德,踐踏大漢律法如無物!臣以為,賀閣老先前都懵然不知,如何窮究本末?前人曰,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如今,當對彼輩斧鉞加身,刑威震懾,還神京一個朗朗乾坤!”
此言一出,科道言官都是面帶嘉許,出列聲援:
“臣附議!”
“不除東城匪患,兇惡之事,此起彼伏!”
“臣附議!”
“附議!”
……
……
御史科道,都是紛紛出列啟奏,認為賀閣老不宜再主審此案。
楊國昌面色冷漠,一言不發(fā),目光深處閃過一抹晦暗。
賀均誠保不住了,齊黨將斷一臂!
賀均誠一去,他在內(nèi)閣中的盟友自此失了一位,現(xiàn)在就需得提前考慮遞補誰進內(nèi)閣,來平衡韓紹興的步步緊逼。
崇平帝面色默然,深深看了一眼韓癀,沉吟道:“既賀卿不宜主審此案,那以何人主審?韓卿為吏部天官,可有舉薦人選?”
迎著眾人的注視目光,韓癀面色一肅,拱手道:“臣以為京兆尹許廬可任主審,再由一位武勛從旁輔助,調(diào)動京營軍兵以及五城兵馬司兵丁,殄蕩東城匪患,而賈子鈺為云麾將軍,不論是應考舉子范儀被毆殘一案,還是五城兵馬司小吏被伏殺一案,皆知細情緣由,圣上如以二人為主審,再以都察院從旁協(xié)助,可收治本得人之效!”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
崇平帝聞言,威嚴、沉凝面容上若有所思,似在思索著韓癀的話。
江南道御史陳端,也是出列奏道:“微臣江南道御史陳端昧死以聞,云麾將軍賈珩,剛直不阿,賢名遠播,而今方立剿寇之功還京,正是用其驍勇忠貞靖平匪患,微臣以為韓大學士之言,誠為真知灼見?!?/p>
翰林侍講學士徐開,拱手說道:“微臣翰林侍講徐開啟奏,賈子鈺直內(nèi)方外,危言危行,由其從旁協(xié)助,應能掃清東城之患。”
賈珩方才不管是伐登聞鼓,還是申斥梁侍郎,都足見其不畏權貴,耿介剛直的品格。
“臣刑科給事中湯懷亮附議?!?/p>
“臣工科給事中竺元茂附議?!?/p>
“臣刑部清吏司郎中阮常附議……”
“臣工部左侍郎沈琦,附議。”
顯然,侍郎級的官員也已下場。
“臣刑部尚書趙默附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