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廠的工資是跟印刷量的多少掛鉤,可以說這是最早的計件工廠,干的越多掙的越多,干的少就只有基本工資,每個人都巴不得天天有活干,這次的生產(chǎn)任務(wù)足足要印制一個月,而且還要加班加點的干,每個人的工資,都會有了一個大的提升,都很高興。
看到小表姐馬麗明這么能干,劉健覺得讓小表姐在財務(wù)有些浪費人才,和劉福商量了一下,劉福同樣有這個感覺,兩人一合計就將馬麗明調(diào)到了市場部,負責市場的開發(fā)和運作。
這是印刷廠新成立的一個部門,把銷售部的人員調(diào)過來,通知了這些銷售員,工作能力不夠的,立即申請換部門、下車間或者直接走人,不然到最后還會被開除。
這就是私企和國企的最大不同,國企開除人很難,要一層一層上報,私企則不然,老板說你不行,你立馬就要走人。
這些工人現(xiàn)在想鬧也鬧不起來,原來的廠領(lǐng)導不是被抓起來,就是調(diào)走了,剩下的都是奔了劉福的錢來的,不認真做事的還真就不多。
至于那些關(guān)系戶,除了收購之前調(diào)走的,剩下的被劉福一股腦的安排進了市場部,讓市場來淘汰他們,同時他們的關(guān)系也可能給工廠拉來一些業(yè)務(wù),如何更好的利用他們,劉健早做好了計劃。
馬麗明上任燒的一把火,將市場部所有人都出去做市場調(diào)查,調(diào)查我們有那些潛在客戶,有哪些客戶流失了,有哪些客戶可以爭取回來。
整個市場部的人,天天都在外面跑,根本不能像以前那樣坐在辦公室里喝喝茶水,看看報紙那么輕松,沒幾天就有兩個受不了的關(guān)系戶,不干了,寧可下車間也不想這么丟臉的滿大道瞎跑。
這些事劉福都沒有過問,劉福有個特點,就是事情我交給你了,我就信你,只看結(jié)果,過程我不過問。
馬麗明離開財務(wù)部,讓劉母忙了起來,她現(xiàn)在成了財務(wù)總監(jiān),兩個工廠來回跑,酒廠在市中心,印刷廠在市郊區(qū),劉健偶爾又成了小司機,拉著劉母跑來跑去,不過他逍遙的日子很快就結(jié)束了。
劉福的大計劃來了。
原來前段時間劉福跟劉健提過他對這些工廠,沒有多大興趣,管理方面他更是不擅長,他最愛干的工作是工程建設(shè)。
只是劉健說的有道理,糧食局的工程越來越不好干,工程還是那么多,爭著搶著的包工頭越來越多,關(guān)系戶也越來越多。
靠著劉健的建議,今年的工程款結(jié)的很干脆,沒向往年一樣墊付,但是利潤下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劉健偶爾跟劉福提了一嘴,可以自己干個建筑公司,劉健沒放在心上,劉福卻把這件事當成了自己的目標,一直在暗暗計劃著。
特別是三寶酒廠和印刷廠都干得熱火朝天之后,劉福發(fā)現(xiàn)三寶酒廠這面有三弟劉安和外甥女和外甥女婿盯著,基本不用劉福干什么。
印刷廠這面呢,有著劉健和馬麗明在,他也幫不上什么忙。
好聽一點,他這個大老板比較清閑,坐在家里都掙錢,說不好聽點就是有沒有他這個大老板都是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劉福開始計劃成立建筑公司的事情。
這個事當然不能瞞著自己的老婆兒子,時隔不久,家庭會議又開始了。
還沒等劉福把話說完,劉母就不干了。
說起來這段時間是劉母最為忙碌也最為愜意的時間,以前一直在家照顧兒子,很多年都沒有出去工作,在家很悠閑,看看電視,打打麻將,一天就混過去了,天天這樣的日子就讓劉母過夠了。
有機會上班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而且是自己家的工廠,想起這些劉母還有做夢的感覺。
可是這幾個下來,這爺倆不僅把家里存款都折騰光了,還在銀行貸了幾百萬。
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差點沒把劉母嚇死,好在劉福父子一再保證,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劉母才勉強同意。
現(xiàn)在看起來是正確的選擇,家里又多了一個工廠,而且是一家大型的工廠。
現(xiàn)在走到哪里都讓人叫老板娘,太讓人激動了,只是虛榮心不能當飯吃,那些貸款都在那,四百萬,想起這個數(shù)字有時候劉母都睡不好覺。
兩個工廠銷售的情況都很好,利潤也很高,劉母每天看著賬目,盤算著什么時候可以還清貸款,輕輕松松上陣。
劉福竟然說要成立新的公司,家里哪還有錢,難道還貸款,說出大天來,劉母這回也不同意了。
劉健沒想到老爸這么執(zhí)著,一心想著干建筑,看到老爸的表情,劉健知道這是老爸的理想,是他的事業(yè)激情所在。
劉健想了想問道:“爸,這兩個工廠怎么辦,你的精力要是都放在建筑上,工廠的事情誰負責?何況工廠才走向軌道,你這個時候放手是不是太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