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皇權,相權
節(jié)堂的朱紅大門緩緩打開。
甲士提起長戟退至兩旁,宛如黑色的海潮向兩邊分開,露出黑洞洞的西京道帥府。
張夏閑庭信步,踏上石階。
可她沒有急著跨過門檻,反而回頭向身后看去。
少女如一柄寶劍似的立于帥府燈火下,靜靜地看著追殺而來的武侯,面無表情道:“這便是西京道對待使者的態(tài)度?天家使者,怎可被人刀斧相向?”
門里的文士沉吟片刻,默默地揮了揮手。
數(shù)百名武侯提著樸刀,如退潮般退回小巷消失的無影無蹤。張夏這才轉身,往節(jié)堂內走去。
文士微微一笑:“倒是很久沒見過上京使者有這般氣度了,更沒想到還是個女子,請。節(jié)帥此時還在白虎節(jié)堂商議軍機大事,請使者隨在下去偏廳稍歇?!?/p>
文士雙手攏于袖中,走在前面帶路,領著張夏穿過漫長的青磚與黑瓦。
節(jié)堂樓閣皆是歇山頂,檐角掛著黑色的銅鈴,風一吹便叮當作響。檐角上蹲坐著檐獸,黑乎乎的不知是何形制。
走在節(jié)堂之中,仿佛走在一座空曠寺廟里。
樸直、節(jié)制、冷瘦。
小和尚在節(jié)堂里越走越慢,離文士遠了些。
張夏轉頭看他,低聲問道:“怎么了?”
文士與他們已有十余步之遙,可小和尚猶豫著幾次欲言又止。
張夏笑著勸慰道:“不想說,可以不說。陳跡與我說過,你師父叮囑過你,不能說出你在旁人眼里看到了什么。其實你本不必來的,沒必要以身涉險,也沒必要沾上這段因果?!?/p>
小和尚忽然低聲說道:“但小滿也說過,永遠不沾因果,便不算入世,也就無法渡劫,無法渡劫也就無法了卻因果?!?/p>
張夏笑了笑:“她忽悠你而已?!?/p>
小和尚搖搖頭:“小僧想了許久,覺得小滿施主說的沒錯,小僧從云州出來許久,始終覺得自己離這滾滾紅塵還有一紗之隔,摸得到卻進不去,想來正是因為小僧從不愿沾因果……施主,元襄的使者比我們先到了?!?/p>
這是小和尚方才從文士眼中看到的。
小和尚終究還是背棄了師父的叮囑,用他心通入了世。
而張夏聽他所言,心里一沉。
元襄被元城制衡二十余載,如今是最不希望元城回到景朝的人,對方遣使者來白達旦城的目的不言而喻,一定帶著姜顯宗無法拒絕的條件。
張夏低聲問小和尚:“元襄給姜顯宗開了什么條件?”
小和尚搖頭:“沒看到?!?/p>
張夏暗中思忖,沒看到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文士被小和尚使用他心通時,腦海里沒有這些念頭,一個是姜顯宗與元襄使者密探,并未讓其參與……
可如果不知道元襄開了什么條件,她便沒法與姜顯宗談。
張夏忽然問道:“元襄使者在哪?”
小和尚壓低聲音:“還在節(jié)堂,這名文士出來接咱們的時候,使者剛剛進白虎節(jié)堂?!?/p>
張夏豁然抬頭,左右打量著節(jié)堂內的布局,判斷著白虎節(jié)堂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