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建鄴市的數(shù)字長廊構想又是東海省高新技術新戰(zhàn)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與葉臻民商量過,這個項目,絕少人會吝嗇貢獻一分力,關鍵是由哪一方面牽頭地問題。
張恪雖然是很護短的人,也知道從各方面的平衡來說。
這個項目更適合落在建鄴的數(shù)字長廊之內。
跟王維均、羅君匯報的事情,張恪自然交給姚文盛去做。
姚文盛之前一直在郵電部電信政務司工作,對晶圓廠地意義再清楚不過,張恪倒是還有些擔心,還特意吩咐留在建鄴具體負責橡樹園計劃前期籌備的趙鵬去配合姚文盛。
回到影灣園,張恪回房洗了澡倒頭就睡。
直到上午十點鐘才醒過來。
之前趙鵬就有打電話過來,他們正在辦手續(xù),會先飛往深圳,爭取天黑之前趕到香港。
特事特辦。
一天之內地確能將過境手續(xù)辦完。
孫尚義、陳信生、蔣薇等人已經與柳志成進行較深入的接觸。明確提出項目要放在內地,也希望與該項目的其他意向投資人進一步接觸。
柳志成在此之前沒有考慮到將項目移往內地的可能:畢竟項目設計之初就是為馬來西亞的多媒體超級走廊量身定制的;除了他自己之外,目前的投資方多為馬來西亞華商——雖然大部分投資人退出,留下來的還是以馬來西亞華商為主;該項目也是因為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重點關注,才順利與新加坡方面達到部分制造技術轉讓地合作意向。
貿然將決定項目移至內地,之前堅持到現(xiàn)在還沒有退出地馬來西亞華商投資人可能會徹底放棄對該項目的興趣,之前與新加坡方面達成的合作意向也要統(tǒng)統(tǒng)作廢。
柳志成見張恪本人并沒有出面。
雖然心里很是疑惑。
但是既然陳信生、孫尚義都承認他才是最后拿主意的人,就沒有再必要懷疑他的身份。
跟孫尚義、陳信生說道:“在吉隆坡投資建廠,似乎條件更合適些,恪少今天還有其他的事情?”
陳信生都不確信張恪這個時間點有沒有醒過來,雖然在同一層樓的酒店公寓內,還是打電話過去問一下合適,電話接通,是傅俊接的電話,還清晰聽到海浪拍岸地聲音,陳信生看了看窗外明媚的天空,只能抱歉地跟柳志成說:“恪少這時候的確在忙其他事情……”又說道,“項目移到國內,會由于一些政治因素給項目增添不少額外的障礙,但是東南亞金融風暴還會進一步蔓延。東南亞的電子產業(yè)會衰退到什么程度,要經過幾年時間才有可能復蘇?這些都是無法預知的事情,內地封閉的金融體系與足量的外匯儲量,能保證不會受到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還有內地十三億人口的市場才是真正值得依賴的對象……”
今天的太陽毒辣,女孩子們都窩在房間里,張恪獨自去海邊學習沖浪。
下午五點鐘,姚文盛、趙鵬還有朱小軍三人才從深圳羅湖乘車過關到香港境內,姚文盛過來是代表建鄴市政府與柳志成接觸,表明內地政府會出面協(xié)助解決一些政治因素給項目增添的額外障礙。
姚文盛到了香港與張恪碰上面之后,就與王維均聯(lián)系,王維均在電話里告訴他,市委常委臨時會議剛剛做出決定,讓他出任高新區(qū)投資促進局局長,行政級別還是正處級,職務卻是從副局長到局長實打實的往前進了一步。
任命還要等姚文盛返回內地再下,不過他在香港可以直接以高新區(qū)投資促進局局長的名義開展工作。
看初步接觸的進展情況,王維均也會在兩三天內趕往香港,反而是王維均這些級別高的官員前往香港的手續(xù)要特事特辦起來難度稍大一些。
晶圓廠項目的意義,建鄴市委內部非常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