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顯得有些尷尬,“為震懾谷內私兵,舉的是父王的王旗?!?/p>
龐謙無話可說,造反的人遇上河間王,哪有好果子吃。知道難以逃出生天,一不做二不休,銷毀所有證據,行事倒是干脆。
若知道對面是吳越,兵員人數相差不大,說不定還會搏一搏。
難怪皇帝只讓他們同吳越交接,交接個鬼,這是要重頭現查。
護衛(wèi)將一疊紙張放在三司三位官員面前。
吳越:“首領劉三郎行事謹慎,與人接頭從來不露馬腳。但私兵不事生產,衣食日用全部仰仗外來?!?/p>
“外人不能進山谷,大宗貨品只能從外轉運。這些是從俘虜的私兵口中審問出的,歷年谷內糧食、布料、藥材……來源的田莊鋪子?!?/p>
最直接的證據被銷毀,功勞少了一半。吳越“將功補過”的思路倒是沒錯。
大吳商品經濟不發(fā)達,遑論縣城華陰。
幾百人的糧食、衣裳鞋襪通通外購,這樣的情形少見。養(yǎng)得起這么多人的通常有自己的田莊莊園,女眷可以參與縫制。
唯獨私兵性質特殊,只能外購。
龐謙試探道:“敢問世子,這些人在何處?”
吳越:“私兵俘虜在隔壁圈著,為免打草驚蛇,商號田莊尚且只是監(jiān)視,”順便查了查背后的東家。
“范將軍幾日前入華陰,已將縣衙上下人等控制起來,只待諸位入城審問?!?/p>
龐謙眉頭一跳,從一開始吳越就懷疑縣衙的人,難怪本人堅決扎在野外。
沿路打劫、異常的大宗買賣,若上頭無人遮掩,早被捅出來了。
只希望范成明別做莽夫行徑,給他們留一口氣在。
夜晚段曉棠和莊旭聯袂到商旅的營地,詢問諸人的打算。
段曉棠:“明日我們要進華陰,你們不適合露面,可以自此離開。不知幾位東家如何安排?”
劉洪成和法依則要回長安,他們根基在那兒,另外兩支商隊則是返回家鄉(xiāng),關中多事,再待下去,未必能保住身家性命。
莊旭:“記得,你們走的是朝邑道,從沒來過華陰?!?/p>
劉洪成等人知道是為他們遮掩,不住點頭,“知道知道?!?/p>
莊旭繼續(xù)說道:“今天我倆來,是找你們談點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