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人頭錢數
軍隊不同于其他地方,同袍之義深重,所有人不約而同選擇厚待“死人”一方。
將心比心,他們也希望自己若不幸罹難,家人能夠得到優(yōu)待。
莊旭:“初步兩個方案,一個是十年全餉每年一給?!边@個方案簡單粗暴,只要計算好錢數,然后將錢交給家里作主的人即可。
“另一個方案按人頭給錢?!?/p>
尹金明:“人頭?”他們只有按人頭計功的,哪有按人頭給錢的。
“父、母、妻、子、女每年固定有一筆錢領,父母到老死、妻子不改嫁、子女養(yǎng)到十六歲,都有錢領。”這是段曉棠的堅持,兒子女兒一個待遇。
老有所依,幼有所養(yǎng)便是如此。
三人都沒過過苦日子,對于民間家庭生活開支并不清楚。
范成明:“每個人頭軍士四百文,隊正四百五十文,旅帥五百文,多多少少,可以再商量?!?/p>
范成明隨隨便便吃一頓飯都要二百文,這點錢在他眼里當然算少的。
這二種方案對家庭人口眾多的更有利,它還有另一重好處,家分大家小家,只要小家里的人活著,就有錢。
旁的親戚看在錢的份上,也要穩(wěn)當兩分。
尹金明:“敢問長史,這筆錢怎么給?”
范成明:“世子護衛(wèi)出面去送。”另一種形式的監(jiān)督。
王府護衛(wèi)前程遠大,沒必要貪這點買命錢。
哪怕尹金明小家人口不多,但能換王府護衛(wèi)一年一次去家里看看,震懾宵小,也夠了。
李開德:“弟妹算嗎?”
段曉棠:“同父同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沒分家未滿十六歲的都算但折半,過后出生的不算?!?/p>
至于哪個“后”,不言而喻,軍士死后出生的不算。
在段曉棠的觀念里,弟妹不算直系親屬,但照大吳現有情況,兄長確有撫養(yǎng)弟妹的義務,旁邊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李開德:“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