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笑道:“沒問題?!?/p>
重新放好料,架上架子。機械性轉(zhuǎn)動時,垂眸思索。
爆米花爐的歷史原型就是火炮,一門殺傷性武器,可她不知道該如何還原。
爆雨鐵蒺藜的設(shè)想雖然夭折了,但眾人充分展現(xiàn)了對爆米花爐重視,簡稱湊熱鬧。
尤其那響聲,聽久了不覺膽顫,反覺得莫名振奮人心,熱血沸騰。
前提是他們親眼所見,知道這“雷聲”是如何制造出來的。
甚至默默期待,爐子烤過火,里頭的東西直接沖出來。
但這種事只能想想,爆米花傷害性不大,但崩裂的鐵塊卻可能要人性命。
眾人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紛紛穿甲,輪流替換撬爐蓋的重任,近距離感受小小爐子里大大的力量。
住在館舍里的人近水樓臺,直接將配套的鎧甲拿出來。
令人意外的是,馮睿晉居然也從長安帶來一身量身定制的盔甲。
兵部雖然帶個“兵”字,卻歸屬于文官隊列。
聯(lián)想到他的出身,隨身攜帶刀劍盔甲不奇怪。
李君璞也是文官呢。
其他人臨時換穿一下,湊個熱鬧重在參與。
但段曉棠的活計沒那么好替換,其他人擔(dān)心同伴掌握不好火候,送給他們一個大“熱鬧”。
堅決不允許除段曉棠、曹學(xué)海之外的人,去掌控爆米花爐。
對館舍里其他人可沒這么友好了,最先知道馮睿晉約了人在校場比試。
有人裝作路過,瞟上一兩眼戰(zhàn)況,據(jù)說馮睿晉大殺四方。
后來情況越來越不對,代州軍的盾牌鎧甲都搬到校場去了。
不見“兩軍”對陣的場景,卻頻頻傳來驚雷之聲。
究其緣由,居然還是校場上傳來的。
不少人步出屋門來瞧熱鬧。
范成明維持秩序,“看熱鬧的站盾牌后面去?!?/p>
柯樂山見校場上不少將官都穿上盔甲,連自家郎中都穿上了,卻不似風(fēng)聲鶴唳之態(tài),反而頗有些市井圍觀之狀。
好奇問道:“范將軍,這是何事?”
范成明甩下一句,“野餐,沒見過??!”
柯樂山閉口不言,全身著甲的“野餐”,除了行軍,沒在別地見過。
范成明卻注意到柯樂山身后之人,吊兒郎當(dāng)笑道:“郁寺丞出來啦!”
不知道還以為郁修明剛脫離牢獄之災(zā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