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首的吳越拆開信件看起來,唇角忽然翹起來,顯得格外喜悅。
段曉棠心中疑惑,這位主不大可能升官發(fā)財,還能有什么讓他如此高興??词裁炊嫉?,如果非得加一個前綴,冷淡。
世俗的富貴,他生來就有。
吳越主動分享,“寶檀奴長牙了!”
段曉棠愣住片刻,從無齒之徒進(jìn)化到有牙之嬰,“能吃輔食了!”可喜可賀。
吳越?jīng)]想到段曉棠如此缺乏常識,“等幾個月。”
段曉棠:“我之前認(rèn)識一戶人家,孩子乖巧得很,喜歡吃雞蛋。后來才知道,他家孩子是不能吃雞蛋的,一吃就暈過去。”
吳越:“暈過去?”他聽說過要命的“忌口”,可雞蛋太尋常了。
“現(xiàn)在如何?”
段曉棠:“找到根由,停了雞蛋。孩子天天鬧騰的,當(dāng)?shù)锏哪苋套]再喂雞蛋,已經(jīng)是一片慈父母心?!?/p>
說的是李君璠一家三口。
段曉棠掂量信封的厚度,估計里面不只一封信。
吳越可以向段曉棠提及部分家信內(nèi)容,段曉棠卻沒有這般“坦誠”,“我回營帳看信。”
吳越:“去吧!”他倆不知誰防備誰更深。
段曉棠回到營帳,撕開信封,竟有一種拆快遞的興奮感。
除了家里人,還有誰會給她寫信?
果不其然,祝明月的信封內(nèi),還套著一個稍小的信封。
段曉棠經(jīng)過兩年多耳濡目染,漸漸學(xué)會辨認(rèn)字跡,是李君璞的。
大約是他中途往長安報平安,結(jié)果信到的長安時,段曉棠已經(jīng)出征,故而只能由祝明月轉(zhuǎn)交。
信封有開口的痕跡,顯然祝明月等人已經(jīng)拆看過。本來算侵犯隱私權(quán),但以三人的時間信息觀念,根本無法接受當(dāng)前的消息傳遞速度。
外地友人給段曉棠的信件,本來該直接轉(zhuǎn)交給段曉棠,由她斟酌。若尋常平安信還好,若其中有任何緊要消息,一來一回太耽擱時間。
所以段曉棠出征期間,若有信件,祝明月和林婉婉都會先行拆看,及時處置,以防延誤時機(jī)。
以前她們的交際范圍不大,外地的朋友不多,這是第一次有人在段曉棠出征期間寫信,讓李君璞撞上了。
他恐怕也沒想到,信會先在祝明月林婉婉手上過一圈。
段曉棠考慮,李君璞信中會寫什么,如果只是簡單的平安信,祝明月只會在家信中提一筆,而非將原件轉(zhuǎn)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