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蜉蝣天地
若是從前,段曉棠絕不會同意動私刑報私仇。因為深知暴力行為不該由個人發(fā)動,警察和法院會給一個公道……
可在大吳,地方郡縣什么鬼樣子,關(guān)中走一圈,還不清楚么。
血債血償,才能讓亡者安息,生者安寧。
當(dāng)律法無法給人帶來正義時,私人報復(fù)從這一刻開始就是正當(dāng)而高尚的。
段曉棠在右武衛(wèi)領(lǐng)一支舊式軍隊訓(xùn)練,帶他們出征……前二十年連雞都沒殺過的人,已經(jīng)學(xué)會手起刀落收割性命。
一路行來,陌生人、敵人、自己人……紛紛倒下。
段曉棠知道匪寨中有些人,是被裹挾的,未必有大惡,可她沒有心力再去一一甄別。
一股腦甩給地方官員,可遇見良心官員的概率有多大呢。
若不是直接被明正典刑,大概率是被扔進(jìn)不知哪個礦山河道服苦役。
以當(dāng)前的工作條件,又能活多久?
還有那些被解救出來的受害者,他們的生活被攪得天翻地覆面目全非,往后余生又該如何度過?
一樁樁一件件,不該如此簡單粗暴,明明可以做的更細(xì)致,有更詳盡方案。
為何選擇漠視,因為她做不到呀!
她只是一個膽小鬼,一個無能者。
段曉棠將荷包翻過來,盯著上頭的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發(fā)愣。
為何征戰(zhàn)?
功名富貴不是,沙場冒險不是,精忠報國更不是……只因若不出戰(zhàn),吳嶺吳越不會放過她們?nèi)齻€。
段曉棠熱愛這片土地,卻不愛大吳王朝,這不是她的國。
段曉棠喜歡這里許多人,但和總體人口相比,顯得多么渺小。
到底為什么呀!
段曉棠從前讀過許多文字,或慷慨,或清新,或矯情……她知道,現(xiàn)在到一個“危險”的階段,需要停下來,想一想接下來的人生篇章該如何書寫。
想盡快回到長安,和祝明月林婉婉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