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遲疑,“你們真能認(rèn)?”
伙計:“這不是快到過年了么,東家感謝客人們一貫來的支持,折了些優(yōu)惠出來?!?/p>
客人幾經(jīng)考慮,數(shù)出十八文錢,“來張二十文的?!?/p>
伙計從卡盒中抽出一張二十文的蛋糕劵,確認(rèn)無誤后,交給客人。隨即用鉛筆在二十文一欄中的正字上劃上一筆。
客人根本不出店,抬腳往旁邊賣貨的柜臺走?!敖o我來一斤雞蛋糕?!闭l信一張紙能當(dāng)錢用。
片刻后,客人滿意地提著一包,原價二十文,實際只花了十八文的雞蛋糕,昂首闊步離開步步糕。
兩文錢不多,但平白賺的,誰不高興。
祝明月從門簾的縫隙中看見這一幕,并沒有出乎意料的感覺,“最近幾天應(yīng)該都是這種情況。”
沒有經(jīng)歷過紙鈔和各種購物券洗禮的長安百姓,對于拿紙當(dāng)錢花,必然疑慮重重。
購券后再消費,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是最為安全的選擇。
祝明月:“你們先看看今天的情況,我去酒樓一趟?!?/p>
春風(fēng)得意樓和步步糕同在東市,相距不遠(yuǎn)。祝明月近來忙于他務(wù),少有去看過。
進(jìn)門抬眼望去一整面墻壁,分列著不同的方塊,便是一首首詩。
這么久以來,倒有幾首詩能入眼。
祝明月坐在辦公室里,跟姜永嘉商量,“在年底搞一個詩文評選如何?”
姜永嘉有些掙扎,一介商戶品評士子的詩文,往日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野望最終敗于現(xiàn)實,“祝娘子,我們或許請不來詩文大家評選?!?/p>
春風(fēng)得意樓有白家徐家的背景,可這樣的背景頂多免去貪婪之人的覬覦。若是請儒士參與品評,白家徐家先天不足。
祝明月:“不必大家。既是客人們寫的,就讓客人們來評。”
聽到此處,姜永嘉才知自己一葉障目,春風(fēng)得意樓本就是酒樓。
姜永嘉:“優(yōu)勝者該如何獎勵?”
祝明月:“為何要獎勵,只要讓客人知道有這件事即可?!?/p>
春風(fēng)得意樓到底只是一間酒樓而非官方,由他們發(fā)獎,心高氣傲的文人說不定以為是侮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