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雋將白勇達留在家中住下,花了一兩個月,在不打草驚蛇的前提下,搜集朝廷近些年給并州的撥付。
甚至抄出了當年砍頭財?shù)目诠?,元宏大臉面比全盛時的馮家還大。
對比白智宸查出來七零八落的證據(jù),中間缺額巨大。
排除中間被上下伸手昧掉的一部分,剩下的去哪兒了。
若如白智宸所言,走私給突厥,為何邊關多年沒有察覺。
突厥在與大吳的對峙中,大規(guī)模使用大吳產的兵器。
白智宸等人是不聰明,但多年武事培養(yǎng)起來的直覺,不可能沒察覺。
往南是并州大營,往東可能撞上幽州大營。
想瞞下這么一樁事體,能用的方向只有突厥的西線。
白雋列出近年在西域周邊表現(xiàn)格外活躍的幾個突厥貴族名單,不出意外就把元宏大的可疑合作者圈出來了。
但知道此事也于事無補,白雋什么都有,唯獨沒有最重要的軍權。
為今之計,只能安撫白智宸,讓他按兵不動。
他在長安設法,看能不能將人調走。
元宏大在并州待得夠久了,再待下去尾大不掉。
孰料并州的復仇團伙,并未能如白雋所愿般保持理智。
悶頭撞了一圈,沒找出切實的證據(jù),居然指望從元宏大親信口中掏出證據(jù)。
綁了他的副將和兒子。
兒子一無所知,副將情知事關重大,為保全家小,閉口不言,再被逼迫直接撞了刀子……最后這件事被偽裝成突厥游騎南下劫掠。
試問什么事能把一位將領逼到自殺,白智宸等人猜測,或許比走私武器更嚴重。
并州地下的暗潮涌動瞞不過元宏大,只是不知道這些愣頭青查到哪一步。
為求自保,元宏大借防備突厥點齊兵馬。
白智宸等人同樣的點兵,隱隱與之對峙。
與此同時,元宏大與突厥走私武器的小道消息,也在將官中間通過人傳人傳播。
多年被壓迫的怨氣,以及對類似事件的難容忍,導致對立陣營勢力越來越龐大。
雙方沒有正式撕破臉,全副身家性命用在內斗上實在不值。
并州大營內斗,只會便宜突厥人。
最終本地大族出面說和作保,元宏大還朝。
往事不再追究,因為并州大營全被裹挾在其中。
最輕的也收了錢帛,總不能讓他們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來,再引頸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