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曲在這方面倒是信心十足,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
哪怕是他幾百年前的家鄉(xiāng),但族譜所示,的確是本家。
段曉棠從始至終都拒絕吃飽飯喝醉酒后比武,認為不利于身體健康,但薛留已經(jīng)執(zhí)劍站在院落中間。
在繁花似錦的春日,陽光透過輕紗似的云層,灑落在蒼茫大地上。絢爛的背景下,一場比試即將上演。
薛留對面是裴子晉的弟弟裴子卓,手上舉著一對銅錘。
武俊江:“此人如何?”
孫安豐打聽了一番,“在本地頗有勇武之名,手上那對混元錘重達四十斤?!?/p>
武俊江點評道:“長生武器吃虧?!?/p>
劍乃百兵之君,文武皆可用,但論殺傷力沒有其他武器大。
被刺一劍可輕可重,但挨四十斤的錘子,絕對重傷。
段曉棠發(fā)話,“輸贏不重要,大戰(zhàn)將起,不能出現(xiàn)不必要減員。”
諸將對此都沒有異議,薛留聽在耳內(nèi),沖段曉棠微微點頭。
薛留和裴子卓在一個小范圍內(nèi)繞著圈,彼此試探,掂量斤兩。
瞬息之間,兩人似乎同時動了。
薛留如同一只優(yōu)雅的豹子,矯健而沉穩(wěn)。他的劍,冷冽而銳利。
裴子卓則如同狂風暴雨,無畏而威猛。他的雙錘,仿佛兩座山岳,沉甸甸的充滿力量,每一次揮錘,都帶來一股好似要毀天滅地的力道,要將身周的世界砸碎。
兩人在陽光下交錯而過,劍光和錘影在半空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薛留的劍法靈動多變,既有斬鐵之勢,也有刺穿之鋒。裴子卓的雙錘則是力大無窮,既有砸地之威,又有橫掃之勢。
兩人實力相若,一時竟難分勝負。然而薛留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準的判斷力,逐漸占據(jù)上風。
每一次出劍,都仿佛在空氣中劃過一道優(yōu)雅的弧線,讓人驚嘆不已,將裴子卓漸漸逼入絕境。
裴子卓雖然威猛無比,但在薛留靈活的身法面前,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試圖再揮舞雙錘阻擋劍鋒。
然而無論如何掙扎,薛留始終保持冷靜和從容,最終一記精準的刺擊,劍尖指在裴子卓脖前兩寸。
對好勝之人而言,自古艱難唯認輸,偏偏裴子卓不得不認,雙錘無奈垂落,“我輸了?!?/p>
武俊江:“沒發(fā)揮出長生八成的本事?!?/p>
薛留入營之后的角色定位是先鋒,一往無前才是本色,偏偏和裴子卓的比試中的,靠的是身法和靈活度,欺負的就是裴子卓身形和武器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