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宴常年坐鎮(zhèn)江南,時間寶貴,雖然和吳杲私人關(guān)系親密,但屬實沒多少閑心教導(dǎo)別人家的子弟。
若是真要論
“專門指點”,縱觀所有皇家子弟,大約只有先太子吳皓有這個可能。
畢竟吳皓年長,當(dāng)年孫文宴還沒如今日一般“貴人事忙”,偶爾能提點幾句。
后來孫文宴常年在外,別說皇子,就連吳杲也少見他面,更別提
“教導(dǎo)”
二字了。
其他人的說法就沒這么正式了。
有的說
“聽聞孫家有江南美食,特意來嘗個新鮮”,有的說
“在家待著無聊,來湊個熱鬧”。
語氣看似隨意,話里話外卻藏著幾分刻意。
誰都清楚,孫文宴手握南方兵權(quán),是皇帝倚重的
“國之柱石”,借著這場婚禮與他搭上關(guān)系、結(jié)個善緣,將來未必沒有用得上的時候。
當(dāng)然,這群人里也有真來辦
“正事”
的,比如年紀(jì)最小的趙王吳淳。
他一進門就捧著明黃色的錦盒,規(guī)規(guī)矩矩地說明來意,“榮國公,本王替皇祖父、皇祖母來送賀禮?!?/p>
好歹曾在大殿上提過幾句孫安豐的婚事,算是過了明路;今日吳淳在帝后膝下承歡,隨口提了句
“孫家今日辦喜事”,帝后當(dāng)即決定派他來送賀禮。
這一舉動,既是給足孫文宴面子,彰顯對心腹重臣的重視,也是有意讓吳淳借著傳旨送賀禮的機會,在滿朝文武面前露個臉。
于是乎,明明吳淳是在場皇家子弟中年紀(jì)、輩分最小的,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