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德與家人團聚一日,晚間才向李父詢問里長的情況。
李開德:“我上司是營里的段校尉,他之前落戶到河對岸的李西村,讓我這次回來,順道去找里長,把他家這兩年的賦稅交了?!?/p>
李父聽到前半句,原還高興兒子在軍營里有人照顧。聽到后半句連忙問道:“做官了還要交稅?”做官人家不交稅,不都是這樣么。
還以為李開德當了將官,家中就能不承擔賦稅。
李開德當初聽到段曉棠的說法,也覺得奇怪。過后找人仔細打聽,還真是這樣?!靶」僦幻庾舛?,大官所有稅都不交?!?/p>
李父停頓好一會才問道:“那我們家往后的賦稅還交不交?”
李開德早想過這個問題,“免了的不交,該交的繼續(xù)交。爹,我現(xiàn)在有官職有俸祿,擔得起賦稅?!?/p>
段曉棠比他們所有人都有見識,她說賦稅該交那就得交。
李父唉聲嘆氣一回,“兒啊,你在軍中好好干,給家里賺一個免稅的資格回來?!?/p>
李開德點頭,“嗯?!?/p>
要真免稅,他的官位得比現(xiàn)在的段曉棠還高,與范成明等同,和封妻蔭子有何區(qū)別。
大吳每四戶為鄰,每五鄰為保,每百戶為里,每里置里長一人。
如今管著李東李西兩個村的里長正住在李西村,論輩分算是李開德的叔祖。
從兩個村名就能看出來,兩個村子祖上是一支。當初看到村名,段曉棠三人連地都不要,頭也不回地去長安。換成什么槐花村、大梨村,說不定還要猶豫三秒。
李開德用段曉棠給的錢財,換了自家現(xiàn)成的布帛。加上請來做中人的保長,三人一塊抱著布提著肉過橋去李西村找里長。
里長見三人的組合,亦是奇怪,只能從李開德的長相上判斷一二,“這是你去長安當兵的兒子吧,回來啦!”
李父點頭道:“在軍中立了點小功,升了將官,回來探親?!?/p>
里長立時露出笑容,“這是我們合族的喜事呀!”
四人暢想一番李氏宗族往后的燦爛前景,李開德道明來意,“里長爺,我在右武衛(wèi)的上司原也是我們李西村的人。這次回來她托我把她家今明兩年的賦稅交了。”
納稅的規(guī)則里長當然清楚,但哪有當官上趕著交稅的,就是不交,郡縣能拿他怎樣。
不會有人夸他納稅標兵,只會說這人腦子有毛病。
“村里哪家人在外頭發(fā)達了?”里長甚至琢磨起村外大路口的牌坊該怎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