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原先擇官首選關中豪閥名門士族,但這群人看不上兩郡的官職,紛紛托病請辭。其中許多是柳恪的學長。
現(xiàn)在皇帝嚴命下來,須得將足夠的官吏送去行營候命,柿子挑軟的捏,只能找寒門庶族出身的候補官員,且暗示除死生大事外不得推諉,否則將在他們的履歷上留下一筆,永不敘用。
杜喬揣測,其中某些人或許打算到文城后,看看風向再遞辭呈。
祝明月有錢有勢,遠行都要準備好些日子,何況那些在長安無根無基的候補官員,忙著往后安排、告別、準備物資、打探情況……可不就是雞飛狗跳么。
林婉婉:“早干嘛去了!”兩天就能抓出足夠的官員,偏偏要和吳越隔空打幾個月嘴仗扯皮。
杜喬輕咳兩聲,“部中某些高官認為,寒門庶族禮數(shù)不周,不配為官?!?/p>
所以之前哪怕困難重重,也一直堅持在士族子弟中選官。
否則科舉開了好些年,為何一個科舉士子都沒走出來。杜喬在吏部待得越久,看得越清楚,感覺這輩子想做到郡守有些困難。
祝明月嗤笑一聲,“嘴上說的是出身,背后還是利益?!?/p>
州郡的實務官員放在門閥最盛的時期,是不折不扣的濁官,高門子弟不屑于擔任,只管扔給寒門庶族去勞心勞力。
但如今連縣令主簿之職都不愿意放下,把上升之路徹底堵死。
吏部,真是太保守了!
祝明月不管許多,時間尚且從容,派人往相熟的將官家傳信,并不說是她要去文城,只道家中要派人往行營送衣物,可以一并捎過去。
出門一趟不容易,家里送去一份東西,多少是個念想。
另外找來陳牙人買人買牲畜,祝明月這次要從各個莊子作坊店鋪帶走好一批人手畜力,需要及時補充。
先交代好,往后同林婉婉戚蘭娘交割。
陳牙人拍著胸脯表示必然辦的妥當,誰還記得他最開始是做的房屋經(jīng)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林婉婉掀開車簾,看著道旁折柳抱頭痛哭的人,吐槽道:“不知道的還以為長林他們干的流放押運的活呢?!?/p>
趙瓔珞冷淡道:“也差不多?!?/p>
不管人家想不想做這個官,陡然把人扔到千里之外,一般人連行李都備不齊。
車廂外,有人回稟:“娘子,再有一刻鐘啟程?!?/p>
這是白秀然送來的人之一,王永志,專管行路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