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商人幾代都做同一種生意,因為跨行“交學費”交不起。每一種行當各有竅門,想學都沒地方學。
歐六山忽然想到,“你們是揚州人,這一路上也不容易??!”
辛德元點頭,“是??!”差點一批貨砸手里。
歐六山:“你們?nèi)セㄏ肴葜?,不如先去濟生堂。那兒有許多成藥,隨便掛個號,有病沒病看一看,說清楚自己的身份、走的商道,把能買的藥買齊了?!?/p>
“出門在外,誰沒個三病無災,別到時候錢還在人沒了?!?/p>
齊四明沒繞清楚,“怎么說到醫(yī)館?”
歐六山:“濟生堂就在花想容隔壁,兩家同一個東家。”
齊四明心中一驚,剛才崔小四可沒“招”祝明月還有醫(yī)館。
這卻是燈下黑了,他問的是祝明月的生意,濟生堂一直是林婉婉在主持。
在五谷豆坊工人的印象中,濟生堂稱不上生意,純屬林婉婉實現(xiàn)志向的平臺。不掙錢的哪稱得上生意,要不能給他們騰地方嗎。
齊四明:“也是祝娘子的生意?”
歐六山面露驚訝,“你們遠在揚州都聽過祝娘子的名聲?!?/p>
他主營糧食,五谷豆坊算他的大客戶之一。
齊四明:“聽說生意做得極大?!被ㄥX如流水。
歐六山點頭附和,“祝娘子做的是長安的時興生意,閉著眼入不會錯,除了貴沒別的缺點?!?/p>
所以他才建議二人可以購入花想容的商品試試水。
辛德元:“貴!”難道不是最大的缺點嗎!
歐六山:“一文錢一分貨,五谷豆坊的豆腐倒是便宜,但能帶回揚州嗎?”不到潼關就得長毛。
辛德元訕訕道:“也對!”
歐六山能隨意道出五谷豆坊的名號,可見跟祝明月聯(lián)系甚深。
路上隨意遇上一個和祝明月有來往的商隊,要么是他們運氣逆天,要么就是祝明月生意做得大,和許多長安商賈都有聯(lián)系。
齊四明轉(zhuǎn)移話題,“我與德元無論做布帛還是瓷器,都是笨重的家伙,想著在長安買些精巧的物什,總不至于全賠了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