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把他拉出去比武。
郭承澤質(zhì)問道:“那你去南衙作甚?”
好文好作詩,該去翰林院、國子監(jiān)一類的地方。
再不服元宏大,也得服氣他幾個兒子都是能上陣拼殺的。
孫安豐總不好說,孫文宴把他塞入南衙,是給長安交的投名狀,順便讓右武衛(wèi)幫他管教兒子。
含糊其辭道:“鍍金攢資歷?!?/p>
杜松暗道一群年輕人嘴上沒把門,平日里的玩笑話都敢說,真?zhèn)鞒鋈?,外人怎么看南衙?/p>
虛踹一腳道:“你倆干站著作甚,還不去處置文書?!?/p>
總不好說,紈绔用對了地方就是絕妙,孫安豐間接扳倒一個宰執(zhí)。
孫安豐唐高卓連忙告退。
郭承澤見誤會解除也開溜,說道:“杜大將軍,末將帶這群小子去拜祭王爺?!?/p>
杜松擺擺手道:“去吧!王爺最喜歡這些虎頭虎腦的小子?!?/p>
一群并州高門子弟,整整齊齊地在金絲楠木棺木前三叩首。
臨出門時,陳彥方端著一張托盤站在門口。
郭承澤不解問道:“小陳統(tǒng)領(lǐng),有何貴干?”
兩代河間王府的親衛(wèi)統(tǒng)領(lǐng)都姓陳,偏偏沒有親緣關(guān)系。
一代新人換舊人,大家也就稀里糊涂地稱呼老陳統(tǒng)領(lǐng)和小陳統(tǒng)領(lǐng)。
陳彥方含笑道:“世子聽聞此事,深覺并州的小郎君頗為警覺,特意讓在下送些禮物過來,以資鼓勵?!?/p>
托盤上是數(shù)把裝飾精美的匕首,不說神兵利刃,至少算得鋒利。
并州地處邊地,警覺性強(qiáng),總比在長安沉溺于安逸享樂強(qiáng)。
郭承澤拱手道:“多謝世子美意?!?/p>
身后一群少年按照年齡大小依次上前取過一把匕首。
一場誤會,就這么消弭,傳出去還是一樁美談。
郭承澤轉(zhuǎn)頭回想此事,只有一個結(jié)論,該研究下孫文宴的保身之術(shù)。
“我哥造反”的前提是哥厲害嗎,分明是我爹厲害。
造反這般塌天大禍,落在孫家頭上,居然只一個輕飄飄地流放了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