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給祝明月寫信之后,祝三齊在陳牙人的主導下與劉財主溝通交易細節(jié)。在交易尚未確定之前,他有大把的空閑時間。
陳牙人在縣城里亂轉,倒不是指望將中人業(yè)務開拓到武功。這時候做生意有強烈的地域性,沒有過江龍的本事,一不小心撈過界,后果難以預料。
他不過攢些人脈資源,順便幫祝明月看看,那些用得上的東西的行市價。
祝三齊重回故鄉(xiāng)心事重重,表現得就沒那么“專業(yè)”了。
自從見識長安的繁華后,祝三齊看天下其他城池都有一種不過爾爾的感覺。
尤其武功還只是關中的一座不起眼的小縣城。
可當他回到武功后,又覺得這座縣城很大。
他城里城外“游蕩”數日,居然沒碰上一個過往的熟人。
武功縣城和劉財主所在的村落,距離他老家也不過幾十里而已。
某次祝三齊和陳牙人在酒肆探聽消息,聽到隔壁桌說起一件鄉(xiāng)間慘事,年長的哥哥們要賣掉繼母和弟妹,娘仨拼死跑回舅家又不被收留。無處可去母子三人,從此了無蹤跡,不知是否被山里的野狼吃了。
待陳牙人結清酒錢,兩人離開酒肆,走出好大一截路。祝三齊才后知后覺,原來他們說的是他呀!
原來事情已經過去好久了,原來他都快忘了。
有些事不禁念叨,有時候武功縣城也挺小的。
不過走了兩條街,祝三齊就遇見他的某個舅舅。
猶記得他和祝英英被捉進土匪窩,就是因為走親戚。從前他以為雖然來往不多,但血緣關系斬不斷的。
孰料母子三人生死關頭尋上門求助,卻被擋在門外。
他們說家里養(yǎng)不起幾張白吃的嘴,他們說得罪不起祝家兩兄弟,他們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讓他們認命。
陳娘子只叮囑祝三齊如何應付祝家,從來沒提過她的娘家,因為知曉他們“軟弱”。
有時候叫人可恨,有時卻讓人的莫名的放心,真是絕佳的諷刺。
祝三齊明確地感知到,舅舅沒有認出他來。大概是因為他長高長胖了許多,衣著也比過去更加光鮮體面。
從前他們一年也就見一兩面,又能有多熟悉呢!
所幸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節(jié),信寄回去三四日,祝三齊就收到祝明月的回信,不日將親自來武功完成交易。
祝三齊趕忙乘車去李子村,邀李啟祥和李四海跑一趟劉家,通知這個好消息。
這樁交易里,實際承擔中人角色的是他倆。
劉財主這時候再也不裝了,對外宣布,買他家地的人是段曉棠。
段曉棠名聲太盛,以她不留后患的作風,誰知道會不會把招惹她的人,當做通匪處理。
畢竟她每年都要在關中活動一兩次。
賭坊立刻收斂手段,田土沒賺到,有錢帛也行,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