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部分精力全是在找茬,罵吏部亂軍橫行郡縣一年多,一點沒想過本職工作補充官吏,尸位素餐妄做官。
這是罵得最狠的,其他矛頭則指向參與彈劾之人。
他動不了楊守禮,還動不了他叔叔么?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放過,不愧小心眼的評價。
薛曲在朝堂上混得夠久人面熟,范成明“耳聰目明”,兩人貢獻不少官員的黑料。
解決不了問題,還解決不了人么!
吳越能親自回罵的就親自回,不方便的就把姓名往長安一送,讓吳嶺找人參。
說到底他們父子倆用的同一套班底,沒必要分你我。再者吳越的要求也不是多過分,只想給那些人一點顏色看看。
東主憋著氣,就苦了符存,每天得過手好幾份彈劾奏章。
吳越一改往日不主動挑事的作風,拉了小半個朝堂下水,人人都看出他眼下很是暴躁。
段武兩人各領(lǐng)一份抄寫任務(wù),眾人說起眼下最頭疼的俘虜處置問題。
兩郡民生同樣破敗,但他們不敢伸手。
翁高陽扶額道:“現(xiàn)在天天叫他們干活,飯食只敢給五六分飽?!别I不死也逃不了。
以俘虜充作徭役,算是兩衛(wèi)勉強能為當?shù)孛裆鞯呢暙I。
但龐大的俘虜人數(shù),始終是壓在兩衛(wèi)頭上的一條紅線。
段曉棠沉吟道:“我請了十位高僧入營講經(jīng)?!?/p>
武俊江:“和尚?”接觸久了都知道,段曉棠并不信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
段曉棠:“消解戾氣這一塊,誰能比佛門更擅長!”
翁高陽:“能有用?”
段曉棠:“我先前估量,可能有近一半的俘虜參與到暴亂中,但最終只有幾百人,其中不乏高僧們的功勞?!?/p>
段曉棠哪怕殺掉一大批,手下的俘虜人數(shù)也僅次于翁高陽。
做一個簡單的判斷題便是,上回出兵首功在她,才會有那么多的俘虜。
其他幾位手下管轄有俘虜?shù)哪浵?,待會傳信回去,找?guī)讉€光頭和尚去給俘虜們講講道。
戰(zhàn)爭俘虜?shù)碾y纏之處便在于,不同于普通百姓溫順,殺過人見過血戾氣難消,輕易放出去,說不定占山為王剪徑為匪。
尤其亂軍少有紀律可言,行事與匪盜惡徒無異。
一亂未平,再添一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