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海哪能叫人再跑一趟呢,連忙叫李開德的弟弟李開榮一塊跟去。
李開榮一到濟生堂門口,只覺得醫(yī)館比縣里的大宅還闊氣。
藥柜后面只有杜若昭一人支應。
朱淑順:“師父呢?”
杜若昭:“還沒回來。”
林婉婉出外診去了。
李開榮早覺得鄭鵬池和朱淑順關系奇怪,一塊出診言談間并不親密,既非一家長幼,又不似師徒。
果然,師父另有其人。
朱淑順走到藥柜后頭幫忙抓藥,師姐妹倆一人看一張藥方,包藥的紙鋪滿長長的柜臺,小秤一點點稱量各種藥材。
末了還從藥柜抽屜里拿出幾瓶成藥,放在一旁。
朱淑順知道他們不認字,生怕搞混了,在每一份藥包外頭都打上標記。
比如李四海的藥包外都寫了一個“四”,王翠翠的則是“王”……以此類推,簡單的總認識吧。
朱淑順手里握著半個巴掌大的大肚藥瓶,“這是幾位小郎小娘子的驅蟲藥,連服兩到三日,肚里打下蟲來不必害怕?!?/p>
李開榮聽到肚里有蟲腦殼發(fā)麻,結結巴巴問道:“大人能吃嗎?”
朱淑順:“分量加倍就行,服藥的人先不用,以免沖了藥性。七日后令堂令嫂再來醫(yī)館復查一次。”
李開榮連連點頭。
李家人一到長安,搬進家門的第一件大件物品是各種藥包藥瓶,再然后是幾個在坊里買來熬藥的藥罐子。
沒人覺得晦氣,道理人人都懂,病呀,早治早好,以前不是沒條件嗎!
杜若昭站在藥柜后頭和師姐八卦,“剛剛危小郎又來了,要買驅蟲藥。”
朱淑順:“他不害怕?”
以往看家里弟弟妹妹們拉出來蟲子,都不敢直視。
杜若昭省去容易破壞形象的一節(jié),“他覺得藥丸味道不錯?!?/p>
驅蟲藥主材是使君子的果實,甘甜可口,當零食吃都行。
朱淑順:“那你賣給他了?”
杜若昭:“沒?!边@不比山楂丸,是正經的藥材。
杜若昭損起來是真損,“我覺得他家該把他的飯菜都做成藥丸樣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