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鄉(xiāng)人,哪怕靠在城池周邊,一年也不會進幾次城。
“上頭寫的多是應(yīng)季、耐儲存的東西。不僅收購,招工和售賣的東西也會掛上去?!?/p>
林婉婉從未真正在鄉(xiāng)村里生活過,“會有人買”
四野莊走的可是大宗貨品的路線。
戚蘭娘:“多是一些米面糧油日常用的東西,都是莊子上出產(chǎn)。人家把東西送來,也能以物易物?!?/p>
祝明月等人做生意,都是直接用錢帛結(jié)算,所謂以物易物,不過是將價值換算。
一塊小黑板能寫多少東西,許多事情不用寫周邊的村民也知曉。比如能從莊子上買換一些雞鴨鵝兔或者蛋。
四野莊雖不在長安城中營業(yè),但開門做生意,錢給夠,什么都好說。
門市房現(xiàn)在關(guān)著,顯然沒有生意上門。
門子在大門后探頭探腦,不明白兩位主家娘子為何不進來。算了,他只是一個看大門的。臨時庫管。售貨員。報信員……身兼多職。
兩人在大門口徘徊些許時候,特意讓門子將門市房打開,看看里頭的存貨。
比起長安臨街營業(yè)的各個作坊商鋪,算得上條件簡陋,但在鄉(xiāng)野之中還過得去。
他們不掙走村串寨的貨郎錢,不過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兩人徐徐往莊子內(nèi)走,程珍玉接到門子媳婦傳信急忙迎出來,“林娘子戚娘子好?!?/p>
解釋道:“彭莊頭去外頭教人插枝去了?!?/p>
林婉婉直言:“紅薯?!?/p>
程珍玉點頭,“是?!?/p>
四野莊的紅薯種子不白送,莖塊長出藤來,還能再次插枝,許多人選擇早期少量購買種塊,后頭靠自家發(fā)的枝條做種。
去年他們也是靠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辦法,迅速擴大紅薯的規(guī)模。
林婉婉感慨一句,“今年釀酒、做紅薯粉的原料不愁了?!辈挥孟瘳F(xiàn)在一樣,用一點都要算計,尤其祝明月調(diào)走不少。
程珍玉:“再等幾個月?!爆F(xiàn)在還不到放下來心來的時候。
林婉婉:“莊子上還忙得過來嗎?”
程珍玉:“人手有些緊張,好在過了春耕時節(jié),臨時找了些短工補上。”
附近幾個村子的婦人,來四野莊打短工都是做熟了的。不用在大門外小黑板上特意寫上,只要在各個工作組里傳句話,第二天就有人來應(yīng)征,不一會兒就招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