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這就是吳融的過去。
及待少時,雖然師承于大儒,但秉性已然養(yǎng)成,面上再如何裝得光風霽月,也掩蓋不了骨子里的——小家子氣!
這就是王玉耶從各處拼湊得來的,對吳融的模糊印象。
顯然,世家對這位庶出皇子的評價并不高。
比起前面兩位母族強盛的嫡出兄長,吳融的確顯得過于平凡與不起眼。
哪知道風水輪流轉(zhuǎn),往死里轉(zhuǎn)了呢!
被各方看好,視為繼承皇位不二人選的吳皓一命嗚呼。
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吳愔,成功把齊王一系所有人都“作”得半死不活,徹底失去角逐皇位的資格。
如今,吳皓留下的三個兒子,依舊只是小王,其他皇子年紀尚小。
去除半病半瘋的吳愔,吳杲膝下竟然只剩下一個成年的兒子吳融。
照理說,尋常人家的長輩會不得不倚重這根頂梁柱,但無論是吳融還是他的生母,所受到的恩寵和待遇,都與從前毫無二致。
依舊是后妃和親王中近乎墊底的存在。
如果只牽涉出吳岫,雖然馮睿達沒招惹過他。但王玉耶難保不懷疑,是馮晟早年結(jié)下的冤仇。
馮晟雖然為兒子與外甥留下了不少恩澤,但同樣留下了不少爛賬。
但眼下牽扯出吳融,事情就大不一樣了。
自從多年前的北征失利,馮家的元氣大傷,不得不就此蟄伏。加之家族領頭羊先后逝世,余下的人只能全力保著家門不墜。
照王玉耶明里暗里查探,自從吳皓薨逝后,馮李兩家應該沒有再下注。
那是各種老狐貍和愣頭青的戰(zhàn)場,他們兩邊不靠。加之名聲在外,行事乖張,一般人也不敢輕易拉攏他們。
如今馮睿達帶著舊部投靠南衙,站隊風格也和吳越保持一致——誰當皇帝支持誰。
馬上皇帝少之又少,誰坐上皇位也不可能是光桿司令,手下總要有些能打仗的人。
馮家在這方面有天然優(yōu)勢,家學淵源的稀缺性技術人才。
砍人,包專業(yè)的!
如今摻和進來一個吳融,王玉耶就不得不替馮睿達喊一聲冤枉,他大概率是替人擋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