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南衙一貫傳統(tǒng),所有的服務,到收錢那一刻便宣告結束,將翻臉不認人發(fā)揮到極致。杜喬到底沾親帶故,有幾分香火情,合該照顧一些。
回到臨時的營地,杜喬對兩人說道:“今日多虧了你們幫忙,若是有事自去忙吧,不必在此耽擱?!?/p>
段曉棠不多推辭,畢竟接下來這里頭都是太平縣自己的事,“行,那我把廣富留下,有事你找他傳話?!?/p>
如此好意,杜喬自是欣然接受。
杜墨從隨身的褡褳中取出一疊紙張,全是杜喬對此次離境采購的記錄,連交易文書都是事先謄抄好的,只需在關鍵位置補上姓名、內(nèi)容,以及畫押即可。
杜墨拿起一頁紙,按照參團先后順序點名,主事人上前簽字畫押,杜喬一手簽上自己的名字,另一只手按下官印,作為見證。
這怎么不算一種左手倒右手呢!
隨后百姓們自行去對應的圈舍中牽走屬意的牲畜,主打一個先來先得。
由于事先準備得十分充分,將各種流程都理順了,所以太平縣的進展極快。
等到午間段曉棠過來找人時,營地內(nèi)的事務已經(jīng)告一段落。
杜喬坐在書案后揉著手腕,而他治下的百姓各個圍在屬于自家的牲畜旁邊,有的忙著給牛穿環(huán),有的給馬匹套上鞍韉,有的則在赤裸的羊皮上用墨汁打上簡易的記號……
段曉棠早知道杜喬估計就這會有點休息時間,只是沒想到他動作這么快,三下五除二,居然做完了。
打趣道:“這么快!”
杜喬放輕揉手腕的力度,“只要事先將各項事務推演一番,做足了準備,自然就能事半功倍了。
段曉棠沖他招了招手,“走,出去吃飯?!?/p>
杜喬卻在這一剎那略顯猶豫,目光掠過周遭的太平縣百姓。
段曉棠嘴角上揚,“野餐,離這兒不遠?!?/p>
無論是右武衛(wèi)大營,還是文城縣內(nèi),距離此處都頗有一段距離,往返一趟,杜喬本就捉襟見肘的時間恐怕會更加緊迫。
兩人并肩邁向目的地,段曉棠問道:“怎么少了些人?”
杜喬回應,“去市場瞧熱鬧了?!?/p>
有人去了牲畜市場,自然是算算自己“賺”了多少錢,去人市的則是為了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