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1章
遠近親戚
李君璠好好一個高門子弟,生生把自己干成了上門女婿。夫妻二人除了晚上回自己家睡覺,其他時候多是在王家消磨。
旁的男人一去岳家就不自在,李君璠卻甘之如飴。他就喜歡這種熱熱鬧鬧的氛圍,甚至不吝于指教王家子弟弓馬武藝。
初時,眾人以為他是逢場作戲裝樣子,結(jié)果親成了,孩子都生了,依舊如故。
以前說王寶瓊情迷心竅,情人眼里出西施,沒想到當真是個好脾性的。
這會就只能感慨她眼光“毒辣”,下手夠快了。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王家很是滿意這個女婿,只是沒想到變故來得那么快!
朝廷興東征,他們眼睜睜看著兵馬從自家地界上浩浩蕩蕩地經(jīng)過。他們私下里議論紛紛,揣測著這場戰(zhàn)役能否一戰(zhàn)踏平高句麗,為國家立下赫赫戰(zhàn)功。
世事難料,就在眾人沉浸在戰(zhàn)事的猜測中時,中原轉(zhuǎn)運糧草的楊胤竟然造反了。兵馬不得不呼啦啦地往回撤,原本氣勢如虹的東征計劃瞬間化為泡影。
在這場變故中,唯一與李君璠和王家有關(guān)的,就是那位曾經(jīng)寫信求親的長兄李君玘,臨危受命官復原職,統(tǒng)帥洛陽兵馬平叛。
再往后的消息讓人不忍聽,亂平了,李君玘卻戰(zhàn)死弘農(nóng)宮,為國捐軀。
李家當家做主的人成了行二的李君璞,他寫信召在外的李君璠,讓他回長安,官缺都尋摸好了,光鮮亮麗的宮中禁衛(wèi)。
前程似錦,王家自然沒有阻攔的道理。
于是在王家的姻親圈子里,王寶瓊就是高嫁的典型例子。
女眷們對此尤其有共鳴,原來世上的好男人沒死光,只是她們沒遇上罷了!
別聽那些“能看上你就不錯了”的喪氣話,她們憑什么沒有過好日子的資格!
王寶瓊當初若是認命,或許只能嫁個小鄉(xiāng)紳。結(jié)果她“爭”了一回,就把自己送進了公府門第,如今更是要去長安享福了。
旁人的艷羨王寶瓊并非不知,只是她抱著貪睡的李弘安上馬車時,心中打定主意,如果在長安過不好,她就帶著兒子回來。父母兄弟總不會不給娘倆一口飯吃。
等到王寶瓊在長安站穩(wěn)腳跟,往家中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她告訴家人,李君璠回京,全因李君璞要帶著侄子外放,需要人看家守業(yè)。偌大的宅邸,依舊是夫妻倆關(guān)起來來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