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走過去,剛坐下,就忍不住抬頭又看了自家親爹好幾眼。
他覺得今日父皇的臉色好像格外難看。
心中有些疑惑,但李硯沒吭聲,他被內(nèi)閣大學士還有翰林院的老學究們教育得很好,敏而好學,尊師重道,但不代表他心里沒一點怨懟。
父子倆相處的時候,很難有讓人覺得溫馨的時刻。
哪怕是在一塊兒吃飯,桌上也聽不到什么聲音,安靜極了。
相比于尋常人家,天家父子的這頓晚膳,氣氛有些沉悶,冷冰冰的,像是沒什么活人的氣息。
好在李硯都已經(jīng)習慣,從他記事起,他父皇身上幾乎就沒有“溫情”二字。開拓四方,鐵騎強悍,世人提及時,無不敬佩,也無不畏懼。
父子
他也敬佩作為帝王的父皇,但……心里也有怨懟。
在李硯開蒙后,進了國子監(jiān),身邊多了很多人,他最開始的時候,會問自己的母后去了哪兒。別人都有娘親,就他沒有。
身邊的人都瞞著他,不想告訴他自己的母后是因何故去,可他天生聰慧,就算是沒有人告訴他,他也學會了不經(jīng)意間從宮女太監(jiān)口中套話。
拼拼湊湊,李硯也能拼湊個大概出來。
羽衣姑姑和煙霞姑姑每當對著父皇時,都沒那么恭敬。要是換做旁人,早就被拖下去斬首。
不敬帝王,藐視皇威,就是罪過。
但不論是羽衣姑姑還是煙霞姑姑,都不曾受到他父皇的責罰。
李硯知道,東宮里的兩位管事姑姑,從前都是他母后身邊最得力的大宮女。
他父皇不會動兩位姑姑,那是因為對不起母后。
李硯沒什么胃口,再過兩日,就是除夕夜前夕,這也是他的生辰。
聽說當年母后是在生下他之后才昏迷不醒,他想,是不是因為母后厭煩了父皇,所以也不待見自己,這才在自己出生后,不愿意醒來?
他放下了銀筷,儀態(tài)優(yōu)雅地擦了擦嘴角,乖乖地坐在位置上。
李昀見狀,微微挑眉:“吃飽了?”
“回父皇的話,兒臣不太餓?!?/p>
李昀:“是不餓還是覺得不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