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這就奇怪了?!闭乒竦陌櫭?。
這時,一位江湖人士“咳嗽”一聲,低聲道:“掌柜的,與你說這些的,都是些江湖俠客吧?!?/p>
掌柜的反問:“有問題?”
“嗨!”江湖人士擺擺手:“你們普通人倒是無所謂,說便說了,但作為習(xí)武之人,誰敢在大庭觀眾之下說這種話?不是找死,就是找揍?!?/p>
掌柜的恍然大悟,武夫好勇斗狠,最見不得有人囂張,常常因為對方說了幾句不妥帖的話,便拔刀相向。這種事兒即使在規(guī)矩森嚴(yán)的京城也時有發(fā)生。
“又收集到一句好詩,這可是許詩魁的詩啊???,快給我準(zhǔn)備紙筆?!闭乒竦募悠饋?,吩咐小二。
。。。。。。。。。。。。
翰林院。
翰林院歸屬內(nèi)閣,負責(zé)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dān)任科舉考官等。
朝中最清貴的三個職位,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給事中、翰林院。
若論地位,翰林院排在首位,因為翰林院還有一個稱呼:儲相培育基地。
大奉歷任首輔,都是從翰林院出來了,換而言之,只有翰林院里的清貴,才能入內(nèi)閣,成為大學(xué),甚至官拜首輔。
唯一的例外,就是勛貴或親王可以直接越過翰林院,入內(nèi)閣執(zhí)掌相權(quán)。
不過,文官是做不到這樣的,文官想入內(nèi)閣,必須進翰林院。而翰林院,只有一甲和二甲進士能進。
此時此刻,元景帝寢宮里當(dāng)值的宦官,正站在翰林院的大廳里呵斥清貴們。
“這場斗法的勝利,難道不是陛下用人唯賢?難道不是朝廷培養(yǎng)許銀鑼有功?瞧瞧你們寫的是什么,一個個的都是一甲出身,讓你們撰史都不會?!?/p>
宦官把書往地上一擲:“重寫?!?/p>
在場清貴們臉色一變,這是他們回翰林院后,連飯都沒吃,憑著一股意氣,揮墨撰寫。
今日這場斗法,必將載入史冊,流傳后世,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該怎么寫,里頭就很有講究了。
凡是這樣揚國威的大事,史書上必定是正面記載,象征著榮譽和光輝。
當(dāng)權(quán)者,也就是元景帝,想蹭一蹭。
當(dāng)然,別的皇帝遇到這樣的機會,也會做出和元景帝一樣的選擇。
一位年輕的編修沉聲道:“人是監(jiān)正選的,斗法是許銀鑼出力,這與陛下何干?我們身為翰林院編修,不僅是為朝廷撰寫史書,更是為后世子嗣寫史。”
宦官冷笑一聲,陰陽怪氣道:“幾位能進翰林院,是陛下的恩賜,將來入內(nèi)閣也是遲早的事,日月照耀,前途無量。
“若是惹陛下不開心,把他們分配到外頭,嘖嘖,這大好的前途,別說日月,連星光都沒了。
“陛下的意思是,篇幅不變,詳寫斗法,以及陛下選賢的過程,至于許銀鑼的歌功頌德,他畢竟年輕,將來有的是機會。
“諸位大人,明白了嗎?!?/p>
那位年輕的編修抓起硯臺就砸過去,砸在宦官胸口,墨汁染黑了蟒袍,宦官悶聲一聲,連連后退。
“你敢打咱家?”宦官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