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父母,兄弟還是姐妹,都是關(guān)系又有什么不同。
“不要說什么抹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好,
他日若是惹出什么禍患來,盡管提我的名字,南越這片地方?jīng)]有咱們?nèi)遣黄鸬娜恕!?/p>
放眼看去,陸鳴可以底氣十足的說一句,“你們都是垃圾?!?/p>
送義縱離開后,陸鳴默默在紙上寫下幾個大字,
“攤丁入畝?!?/p>
既然劉徹讓他便宜行事,又讓他暫代兩郡的太守,不搞點事情出來對不起這份權(quán)力,
有權(quán)不用過期作廢,要搞就搞個大的。
對于古代的土地兼并,沒有任何手段能一勞永逸,
“攤丁入畝”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但“攤丁入畝”足以稱得上中國古代應(yīng)對土地兼并和賦稅不公的一次重要嘗試,是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集大成者。
以往的賦稅制度是以人丁為主,不管名下有沒有土地,有多少土地,都要繳納同樣的丁稅,
田連阡陌的豪強和無立錐之地的窮人承擔(dān)一樣的丁稅,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不公么?
從唐朝的兩稅法,到明朝的一條鞭法,稅制從以人丁為本向以資產(chǎn)為本進(jìn)行轉(zhuǎn)變,攤丁入畝相比前兩種制度,徹底廢除了丁稅。
對大漢來說,攤丁入畝沒有任何前朝制度作為借鑒,顯得非常突兀,貿(mào)然實行的話可能會引發(fā)混亂,
在瓊崖島實驗的話就沒有這些顧慮,
南越其他七個郡可以作為后續(xù)實驗對象,一步步慢慢實行,從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不斷完善調(diào)整。
陸鳴手寫一封書信,命人去送給路博德,
告訴他暫時不要對島上的原住民征收任何賦稅,等他這個兩郡太守去了再做定奪。
……
“副院長要發(fā)展瓷器也不早說,要是早告訴我大概方法,說不定我早就能做出來了?!?/p>
作為燒玻璃能手,陶歡很有自信。
“你就吹吧,忘了當(dāng)初燒玻璃的時候失敗多少次了么?”
田真不給他留面子,“副院長可是說了,瓷器的技術(shù)復(fù)雜得很,他也只知道大概,而且瓷器一道堪稱藝無止境,你別說大話閃了舌頭?!?/p>
田真的嘴一向狠毒,陶歡一直都不是對手,被懟了幾句后不敢再說話。
不過安靜了沒多一會,陶歡又開始絮絮叨叨,然后再次被田真一句話懟的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