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販子也是一輛越野車,就停在酒店的停車場上,錢裝在幾個箱子里的,即使被人看見,也不知道里面是錢,因此沒有關系。
丘桂巴交了“貨”,開車回去的時候,越想越氣,一氣魚販子老板,二氣那些漁民,尤其是那個打到黃魚的人,估計就是他在漁民中煽動鬧事。
暫時他不敢將那個魚販子老板怎么樣,因為他知道,這種錢特別多的商人都有背景,你不知道他認識多少大人物,他這個小小的科級干部根本算不上什么玩意,因此人家才敢隨意抽他的耳光。
商人沒有權(quán),但是他可以利用權(quán)力更大的人來收拾權(quán)力小的人,就這么簡單。
丘桂巴決定要想辦法教訓那些漁民,尤其是要教訓那個打到大黃魚的人,他已經(jīng)打聽到了他的名字,這個老家伙叫鐵棍。
“哼,等著吧,你即使是根鐵棍,老子也要讓你化成鐵水?!?/p>
丘桂巴在心里發(fā)狠道。
鐵棍當然不知道這些細節(jié),他只知道,本來屬于他們打魚的河流,居然被丘桂巴賣給了外地老板。
但是這個外地老板人還不錯,他們一鬧,外地老板就主動撤離了,寧可和當官的翻臉,也不愿意為難他們。
鐵棍只是還不知道,丘桂巴正在冥思苦想怎么收拾他。
丘桂巴要找到一個說服漁民們的理由。要找到一個讓鐵棍徹底屈服的辦法。
嗯,終于有了,丘桂巴的辦法首先是在漁民中搞挑撥離間,讓大家都恨鐵棍,讓鐵棍在漁民中被孤立,然后再想辦法說服別的漁民不要鬧事。
走了一個魚販子老板沒關系,這天下的魚販子老板多的是,只要漁民們答應不鬧事,他就可以將河里的魚賣給別的老板,也許,還能賺更多的錢。
于是,丘桂巴讓一個親信買了一些小禮物,糖果水果牛奶之類的玩意去假惺惺地看望一家漁民。
這家漁民丘桂巴早就打聽過了,這家的女人特別的貪小便宜,又最喜歡在村里八卦,一天到晚不是說這個的閑話就是說那個的閑話,要是別人給她一點好處,讓她怎么說她就怎么說。
丘桂巴的親信買了禮物來到這戶人家,閑聊寒暄之后開始假裝聊天,聊著聊著就進入了正題。
“你們知道為什么不讓你們打魚了嗎?”
丘桂巴的親信故意裝得很神秘地問。
“不知道呀,為什么呢?”
這家人都好奇地問。
“你們村里是不是有個叫鐵棍的人?”
丘桂巴的親信問。
“是呀,他怎么了?”
“就是他,經(jīng)常到我們單位去說,其實你們根本就用不著打魚為生了,因為你們在外面打工都掙到了大錢,打魚賣有什么意思?也不稀罕每年那一萬塊錢的補貼,所以我們領導就想,那就不如干脆將魚一直養(yǎng)起來,關鍵的時候給國家做貢獻,發(fā)揚一下你們大公無私的風格,說到底,都是那個叫鐵棍的害了你們,現(xiàn)在上級都要求你們發(fā)揚大公無私的風格,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能只想到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你們說對不對?”
這家伙高明啊,幾句話一箭雙雕,既搞了挑撥離間,也說出了
光明正大的不讓漁民打魚的“正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