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終于進入了貴州地界,離家的距離是越來越近了,這個時候的陽風,真的是歸心似箭啊!恨不能瞬間到達自己的家里。
下午六點,陽風他們的車已經(jīng)行駛在從縣城通往他們風光鎮(zhèn)的路上,這時天已經(jīng)基本上黑了下來,陽風發(fā)現(xiàn),道路還是像他以前回來結婚時那么爛,路窄、坡陡、彎急,還坑坑洼洼。
陽風想起來了,他回來結婚時,風光鎮(zhèn)的鎮(zhèn)長趙春平曾經(jīng)要求他創(chuàng)業(yè)成功不要忘記為家鄉(xiāng)做點貢獻,他記得自己是捐了兩百萬出來修路的,可是那兩百萬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去了?
要修路首先應該修這條路呀,因為這條路是風光鎮(zhèn)那時候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從風光鎮(zhèn)到縣城、到市里,到省城都只能走這條路。而且只有這條路每天都有客車通往縣城,再轉車到市里和省里,不修這條路修哪條路?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居然一點變化都沒有。
陽風就在心里面想,等辦完母親的葬禮,一定要找趙春平鎮(zhèn)長問個明白。
此時正是左青依在開車,她自從學會開車以來,哪里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過?因此一雙眼睛瞪得大大的,雖然開得很慢,每小時沒有超過三十公里,但依然開得心驚膽戰(zhàn)。
陽風趕忙讓左青依停下來,讓自己去開,這樣的路,萬瓊也是不敢開的,只有陽風自己來開。
他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已經(jīng)習慣了,在老家生活的時候,雖然自己沒有車開,但偶爾坐客車、坐拖拉機都已經(jīng)習慣了,看著這險峻的道路沒有那么害怕。
陽風小心翼翼,六十公里的路程,硬是開了三個小時才到達風光鎮(zhèn)上,此時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
不過,風光鎮(zhèn)卻是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街邊修起了很多樓房,以前的很多破木房都不見了蹤影,看來這些年掙到錢的人還真不少。
幸好沒有下雨了,因為從風光鎮(zhèn)到陽風的家里還有幾里山路沒有通車,陽風他們必須步行回家,要是下雨,道路泥濘那就真難走了。
小清婉從來沒有走過山路,又是在夜里,陽風只能將清婉背在背上,他們在鎮(zhèn)上的商店買了三把手電筒,每個人手里都拿一把就出發(fā)了。
四十分鐘后陽風四人終于到家了,此時陽風的家里早已經(jīng)是燈火通明,村里的人都在那里忙碌和閑聊,姐姐已經(jīng)將一切都安排好了,村民們已經(jīng)將一切都料理好了,母親的遺體已經(jīng)裝進了棺木,棺木是陽風幾年前就讓姐姐準備好的。
陽風他們到的時候,陽風的姐姐陽春雪正在守著棺材哭泣,姐姐的身影顯得那么孤單,母親沒有別的兒女,哭喪的只有姐姐一人。
陽風見此情景,不覺悲從中來,一下子撲倒在地,放聲痛哭起來,萬瓊也在棺木前跪了下去,她雖然對陽風的母親沒有什么感情,但在陽風姐弟哭聲的感染下,也動情地哭了起來。
清婉拉著左青依的手站在一邊看著,左青依也開始默默地流淚,因為流淚是會感染人的。
清婉在路上的時候就知道奶奶死了,此時見爸爸媽媽都在哭,她看了一陣,知道奶奶一定是被裝在那黑色的棺材里了,看著看著也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村民們也受感染,很多人都跟著流起眼淚來,很多人想起了老人家生前對大家的好,想到從此之后,這個世界上可能再也不會有這么
慷慨的人經(jīng)常免費給他們提供飯食了,一時間竟然哭聲一片。
有的村民就給陽風和萬瓊找來白色的孝衣穿上,還每人找來了一根草繩。
給小清婉也穿上了孝衣,清婉發(fā)現(xiàn)她姑姑沒有,就對村民們說:“這是我姑姑,姑姑也要穿這樣的衣服。”
村民就征求陽風的意見,是否應該給左青依穿上孝衣,陽風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他一直在哭,說話都說不出來。
然后給左青依也拿來一件孝衣,還是征求了一下左青依的意見,因為大家都沒有見過左青依,不知道左青依是他們家的什么親戚,雖然清婉在喊姑姑,但陽風的母親卻肯定沒有這樣一個女兒。
左青依點了點頭,就將孝衣穿上了,她沒有跟陽風和萬瓊一樣跪下去哭,她抱著清婉坐在凳子上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