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我就相信了,十天后我給你兄弟打電話,希望到時候這事是真的,如果事沒辦成,你可要給我報銷電話費哦,好了,掛了。”
牛聰一直一邊說話,一邊盯著屏幕上的計時,在四分零五十八秒的時候,他果斷地掛了電話。
花了兩塊錢的電話費,牛聰心疼得不得了,他說讓陽風報銷電話費不完全是開玩笑的,陽風不給他報銷,他自然不好意思硬要,但是如果陽風主動給他報銷,他絕對不會推辭。
若干年后,人們經(jīng)常提到一個人的格局,什么是格局?比如陽風,他在最困難的時候,他有錢買兩個饅頭,也會分一個饅頭給跟隨他的下線,只能買一個饅頭,也會分一半給他的朋友,這就是格局。
一個人,給另一個人辦事,甚至是給自己辦事,但同時也辦了人家的事,就像牛聰這種,花了一塊兩塊錢,他也不痛快,一毛不拔,這是另一種格局。
什么樣的人能成大事,什么樣的人不可能成大事,成大事的自然懂,不能成大事的也懂,各懂各的,個人理解的方向不一樣,深度不一樣。
事情就算是這樣定下來了。
當然,一個人炒菜還是不夠的,當然,炒菜的事,其實陽風自己也會炒,以前他在廚房上班的時候,楊過是負責炒干部菜的,楊過進過廚師進修班,拿到了廚師證,也還真有兩下子,他炒的川菜陽風吃過,確實好吃。
因此陽風就跟楊過學過幾招,也炒過幾次干部菜,干部們也都吃得滿意,幾乎盤子里的菜都吃了個精光。
特必富陶瓷廠的員工,絕大部分來自四川和重慶,因為陶瓷廠特別辛苦,四川和重慶的人都能吃苦。
除了四川和重慶,然后就是貴州和云南的多一些,除此之外,湖南人也比較多,還有就是湖北人,當然,河南河北的人也有,但所占比例不大。
因此炒好川菜,實際上就滿足了大部分人的胃口,因為云貴川的人吃的口味基本一致,湖南湖北的人跟云貴川的口味其實也非常接近。
因此,在特必富陶瓷廠,要讓員工們吃得滿意,基本上就是炒好黔菜和川菜就可以了。
但是,陽風不太可能自己還親自去炒,這樣,他一是沒時間去做更大的更需要他做的事,二是他就失去了當老板的意義。
如果陽風要是這樣,那他就不可能快速成長,那他的格局也就太小了。
不過,陽風想到了馮大春,馮大春不是在廚房也干過嗎?不知道他學會炒菜沒有,不過沒吃過豬肉,不是也見過豬跑嗎?廚房的那一套,畢竟是熟悉的,因此可以考慮教馮大春幾招。
馮大春很聰明,肯定一學就會。
方案就這樣定了。陽風和萬瓊心里就踏實下來。有了骨干,至于打雜的人,一招一大把,自然是不用著急的。
還沒有到十天,第五天,陽風就接到了馬總的電話,馬總在電話里只簡短地說了一句:“陽風,你現(xiàn)在有空嗎?如果有時間,馬上過來一趟?!?/p>
陽風知道是好事,立刻說:“好的,馬總,我馬上過來?!?/p>
于是陽風立刻跟萬瓊風一樣的出門,飛快地騎上單車,風一樣的向特必富陶瓷廠趕去。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什么叫機會總是留給有思想準備的人?如果陽風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那他這件事大概就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