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不太順暢的聲音,一下子就變得順暢起來了。
這可把大伙給樂壞了,一個個眼睛都不眨地守在旁邊。
就這么守了三天三夜,那黑膠圈雖然被油漬浸得發(fā)脹,不過倒真沒再裂過口子。
第四日清晨,王倫眼睛熬得通紅,滿是血絲,可臉上卻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
他在日志上認認真真地記下:“重和元年三月十八,蒸汽機連轉十二時辰無恙。”
四月,頭一場雨過后,天氣清爽了不少。滄瀾號的甲板上,架起了新造的蒸汽機。王鐵柱帶著一幫人,正忙著把最后一道螺栓擰緊。
柳七郎呢,還在不緊不慢地往齒輪上抹摻了糖霜的防銹油。等爐膛里的石炭燒得通紅通紅的時候,鐵皮煙囪
“轟”
地一下噴出黑煙,那動靜可不小,嚇得港口一個老漁夫還以為哪兒走水著火了呢。
“穩(wěn)住了!穩(wěn)住了!”
王大郎趴在機艙口,扯著嗓子大喊。
就見活塞桿帶著青銅齒輪穩(wěn)穩(wěn)地轉動起來,船尾的明輪也跟著轉了起來,“啪嗒啪嗒”
地拍起丈高的水花,那場面可壯觀了。
雖說現(xiàn)在每隔二十天還是得換一次橡膠圈,可跟原先半天就得換一次相比,那可真是有了天大的進步。
陳太初從大名府發(fā)來嘉獎令的時候,滄瀾號正拖著三艘貨船在海上試航呢。
蒸汽機噴出來的黑煙,在海天之間拉出一條長長的尾巴,老遠看去,就跟條黑龍似的。
這黑煙太明顯了,百里外的登州水師瞧見了,還以為是哪兒起了山火呢。
港口的鹽工們瞧見這新鮮事兒,一個個樂呵得不行,還編起了順口溜:“滄州船,黑煙飄,不用帆來不用槳,鐵肚子裝著火龍跑。”
柳七郎呢,這會兒正蹲在工棚里琢磨新方子呢。
他最近發(fā)現(xiàn),摻了細沙的橡膠圈好像更耐磨,就是不知道陳大人準不準這么干。
他心里頭直犯嘀咕:“這要是陳大人不同意,那不就白忙活了嘛。可要是不試試,又咋知道效果到底咋樣呢……”
王大郎和王倫看著蒸汽機運轉得越來越好,心里頭那股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可他們也清楚,這才只是個開始,還有好多事兒等著他們去做呢。
接下來,他們得繼續(xù)琢磨怎么讓橡膠圈更耐用,怎么把蒸汽機和船更好地配合起來。
而且,開發(fā)琉球的事兒也不能落下,得趕緊按照陳大人的計劃,一步一步地推進。這港口的事兒啊,就跟那一團亂麻似的,得一點一點地理順咯。
可就在這個時候,有個船工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喘著粗氣說:“兩位掌柜的,不好了!港口來了幾個陌生人,說是從南邊來的,鬼鬼祟祟的,一直在打聽咱們蒸汽機的事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