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四年,二月初四,夜,汴梁城南五里,禁軍俸日軍大營。
營寨肅靜,與遠處汴梁城方向的隱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中軍大帳內(nèi),燭火通明。俸日軍指揮使趙小五身披輕甲,佇立在一幅巨大的汴梁城防圖前,粗糙的手指正點在南門一帶,眉頭緊鎖。他年約四旬,面容黝黑,一道刀疤從眉骨斜劃至臉頰,平添幾分悍勇之氣,眼神卻銳利而沉穩(wěn)。他是當年隨賈進起義,后被陳太初招撫的舊部,歷經(jīng)戰(zhàn)陣,絕非尋常禁軍將領(lǐng)可比。
“指揮使!快看!汴梁城上空!”一名親兵疾步闖入帳內(nèi),低聲急報。
趙小五猛地抬頭,一個箭步?jīng)_出大帳。只見東北方向,汴梁城漆黑的夜空之上,一盞孤零零的孔明燈正搖搖晃晃地攀升,在其即將隱入云層之際,猛地爆開一團刺目猩紅的焰火,將小半片天空映得詭異無比!
“紅煙起南城,魅影夜叩門!”趙小五瞳孔驟然收縮,低聲念出了那句只有極少數(shù)人才知道的暗語。這是何相與秦王殿下約定的最高緊急信號!意味著汴梁城內(nèi)已生驚天巨變,需要城外潛伏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執(zhí)行最高預(yù)案——“金蟬”!
“終于來了!”趙小五眼中精光爆射,再無半分遲疑,轉(zhuǎn)身回帳,聲音低沉而迅速,“敲聚將鼓!按甲字第三號預(yù)案,執(zhí)行‘金蟬’行動!要快!”
低沉而急促的鼓點瞬間打破軍營的寂靜。不過半炷香的功夫,大帳前已肅立一百二十名精悍士卒。這些人雖身著普通禁軍號衣,但個個眼神銳利,氣息沉穩(wěn),行動間悄無聲息,彼此配合默契,顯然久經(jīng)特殊訓(xùn)練。他們裝備也極為奇特,除了制式腰刀手弩,每人背上還負著飛爪、鉤索、牛皮水囊、以及眾多叫不出名字的零碎物件,臉上皆涂著防反光的黑灰。
趙小五掃視著這群他親手訓(xùn)練出來的精銳,沉聲道:“弟兄們!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汴梁有變,陛下危殆,何相受困!信號已發(fā),該我們上了!記住秦王教誨、張猛教頭的本事!此戰(zhàn),不為斬將奪旗,只為隱秘潛入,接應(yīng)貴人,安全撤離!都給我把招子放亮,手腳放輕!出發(fā)!”
“得令!”百余人低喝應(yīng)諾,聲如悶雷,卻又瞬間消散于夜風中。
隊伍迅速分為兩隊。一隊八十人,由趙小五親自率領(lǐng),目標是潛入皇城,接應(yīng)陛下、皇后、太子及岳都尉;另一隊四十人,由副指揮使李二柱(亦是當年義軍舊部)帶領(lǐng),目標是突入政事堂區(qū)域,接應(yīng)何相及可能被困的樞密院張相公。
夜色,成了他們最好的掩護。這一百二十人如同融入了墨汁的鬼魅,借助地形、陰影,避開官道,沿著汴河支流、廢棄的漕運溝渠,悄無聲息地向汴梁城潛行。他們的行動方式,迥異于這個時代的任何軍隊,更接近陳太初依據(jù)后世理念、由張猛親手調(diào)教出的特種作戰(zhàn)——偵查、滲透、無聲清除、精準突擊。
同一時間,汴梁皇城,皇帝寢宮。
宮燈搖曳,藥氣彌漫。龍榻之上,皇帝趙桓悠悠轉(zhuǎn)醒,眼皮沉重地抬起,映入眼簾的是皇后朱璉哭腫的雙眼和岳雷、御醫(yī)等人緊張的面容。短暫的迷茫后,午間吐血前那令人窒息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父皇的逼宮、勛貴的逼凌、那口灼熱的鮮血……
“呃……”他喉頭一甜,又是一陣氣血翻涌,眼前發(fā)黑,幾乎要再次暈厥。
“陛下!陛下萬萬不可再動氣了!”御醫(yī)嚇得魂飛魄散,銀針急刺。朱璉更是死死掐住他的人中,泣不成聲:“陛下!您要挺住??!諶兒和臣妾,還有這江山社稷,都指著您呢!”
趙桓強吸一口氣,壓住翻騰的氣血,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終落在鎧甲染血、一臉疲憊卻目光堅定的岳雷身上,聲音虛弱而沙?。骸霸馈狼洹饷妗樾稳绾瘟??”
岳雷單膝跪地,沉聲道:“陛下放心!寢宮尚在臣掌控之中!逆賊雖眾,不過烏合之眾,一時半刻攻不進來!只是……政事堂、樞密院方向,恐已陷入苦戰(zhàn)?!?/p>
趙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絕望與憤怒,喃喃道:“朕……朕還是太仁……太弱了……竟讓宵小之輩,欺……欺朕至此……”他閉上眼,兩行清淚自眼角滑落,是悔恨,是不甘,更是滔天的憤怒。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wèi)悄聲入內(nèi),在岳雷耳邊急語數(shù)句。岳雷神色一動,對趙桓道:“陛下,城下有異動!有一黑衣人,持秦王殿下的暗記,聲稱奉俸日軍趙指揮使之命,前來接應(yīng)陛下出城!”
“趙小五?”趙桓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與希望,“他就在城外?快!吊他上來!”
片刻后,一名身著夜行衣、身手矯健的漢子被繩索吊上宮墻,帶入寢宮。他見到趙桓,立刻跪倒行禮,語速極快卻清晰:“卑職俸日軍哨官王三郎,奉趙指揮使之命,特來稟報!指揮使已親率精銳潛行入城,正在設(shè)法接近皇城!請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早作準備,一旦信號傳來,即刻隨我等從秘道轉(zhuǎn)移!政事堂何相那邊,李副指揮使也已帶人前去接應(yīng)!”
“秘道?城中還有秘道?”朱璉驚疑道。
王三郎點頭:“是秦王殿下早年為防萬一,暗中修筑的數(shù)條應(yīng)急密道,出口皆在城南僻靜處。趙指揮使已派人控制出口,并清理沿途障礙?!?/p>
趙桓掙扎著想要坐起,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好!好!天不亡朕!岳雷!”
“臣在!”
“一切……一切聽趙小五和王哨官安排!務(wù)必……務(wù)必護得皇后、太子周全!”
“臣!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