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玉頭戴鳳冠,嘴里正啃著糖葫蘆,滿不在乎地說道:“這可是童貫差人送的,說轟天響圖個吉利!”
兩人正說著,不想糖炮的引線竟被一旁玩耍的孩童點燃。只聽
“轟隆”
一聲巨響,炸出漫天糖渣。
李清照頭上頂著糖屑,卻依舊不失優(yōu)雅,輕輕吟道:“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一腔糖渣,滿地黃花!”
趙明誠在一旁,捧著《糖漬金石錄》,忍不住補刀:“賢弟請看,這頁拓的可是你八歲尿床的草席紋…”
眾人正哄笑間,忽見一只飛鴿直直墜入合巹酒中。
趙明玉趕忙撈起一看,上面寫著:“遼軍踩塌雄州糖倉
——
童貫問炮車糖霜幾時到?”
陳太初倒是不慌不忙,笑著掰開喜糖,說道:“告訴童帥,糖霜都在金使牙縫里卡著呢!”
正說著,窗外忽然傳來定王的賀禮
——
三百虎翼軍齊聲高唱:“糖炮一響,黃金萬兩;良緣天成,蛀牙不妨!”
歌聲響亮,在莊園上空久久回蕩。
童貫的內(nèi)心其實一直都非常焦躁不安,早在政和元年的時候,他就萌生了與金人聯(lián)系的念頭。
然而,當(dāng)時的金國尚未正式建立國家,根本無法傳遞信息。如今,金國已然立國,這個想法就像幽靈一樣在他腦海中盤旋不去,讓他日夜難眠。
童貫對于能夠建立功勛、成就一番事業(yè)可謂是心心念念,極為上心。
可惜的是,他的本事實在是有些半吊子,對付那些曾經(jīng)交過手的對手或許還能勉強應(yīng)付,但若是遇到從未交鋒過的敵人,童貫恐怕還不如普通將領(lǐng)呢。
不過,童貫有一個強大的后盾,那就是老趙家的支持。
在這個以文制武的時代,這種支持在和平時期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宋朝這樣一個四周強敵環(huán)伺的時期,這種做法無異于自斷脊梁,讓國家在面對外敵時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
如何實現(xiàn)文武之間的相互制衡,這是一個令歷朝歷代都頗為頭疼的難題。畢竟,過度倚重文人或武將,都可能導(dǎo)致國家的不穩(wěn)定和發(fā)展受阻。
陳太初給童貫回信說道“金使如此逼迫,并不是真心想助,不如先給些許好處,讓其供相公驅(qū)使,如果不聽,我大宋依然可以力克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