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將半截炸膛的炮管遞上前去,內壁
“童監(jiān)造”
的銘文清晰可見。
童師閔深知事情敗露,連夜派人冒雪返回京城。
臨行前,陳太初命人抬來十口檀木箱,箱內整齊碼放著遼國狼頭彎刀、西夏密信副本,最上層還鋪滿了糖霜,這糖霜正是用雄州榷場
“遺失”
的貢糖所制。
“此糖清火潤喉,讓兄弟們路上慢用?!?/p>
陳太初微笑著拱手相送。童師閔見狀,喉頭不由自主地滾動了一下,他心里清楚,父親童貫最忌甜食,這分明是陳太初在警告他們莫要
“多舌”。
三日后,樞密院的捷報傳遍了汴京:“黑石嶺大捷,斬西夏細作七百!”
然而,對于童貫私售軍械之事,卻只字未提。那十箱
“罪證”,早已被童師閔沉入黃河,唯有糖霜融化在浪濤里,引得魚群翻騰,好似這亂世中的漩渦,看似平靜,實則暗藏洶涌。
真正留下痕跡的,是陳太初命匠戶熔了監(jiān)軍暖轎的金飾,鑄成三百枚
“安民錢”。錢的背面陰刻著童貫的畫像,畫像嘴角還沾著糖渣,在流民間廣泛傳閱,成了童樞密
“愛民如子”
的笑談。
這場戰(zhàn)斗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中僅僅被草草記為:“正月辛卯,陳太初破賊于黑石嶺?!?/p>
唯有真定府志對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是日雪赤,崖壁現(xiàn)鬼畫,似車弩形?!?/p>
十年后,金國將領在研讀戰(zhàn)報時,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端倪:“宋人車陣之法,竟與夏國鐵鷂子雷同?!?/p>
真正改變戰(zhàn)爭走向的,是此戰(zhàn)后改良的
“河冰戰(zhàn)術”——
將河水潑灑在崖壁上,經(jīng)過一夜的寒冷,結成了如鏡面般光滑的冰面。
后來,金國鐵騎在此處滑墜者不計其數(shù),直到戰(zhàn)死,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敗給了一桶河水。
而黑石嶺的忠烈碑,最終在靖康年間的戰(zhàn)火中,被熔化成鐵水,澆鑄成了岳家軍的背嵬軍旗,見證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