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隨蔡絳而來的舉子們,此刻大多露出幸災(zāi)樂禍的神情。他們平日里在蔡家公子面前阿諛奉承,見蔡公子發(fā)怒,心中想著若能在此時幫腔幾句,說不定能討得蔡公子歡心,日后也能跟著飛黃騰達(dá)。于是,其中一個瘦高個舉子率先開口道:“陳太初,你可知蔡公子何等身份,竟敢如此冒犯,還不趕緊賠罪!”
其余舉子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指責(zé)聲朝著陳太初撲面而來。
而聚仙樓內(nèi)其他包廂的賓客們,聽到這邊的動靜,也紛紛探出頭來觀望。一些人面露擔(dān)憂之色,深知蔡京一家權(quán)勢熏天,陳太初此次恐怕兇多吉少;另有一些人則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在一旁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沖突。畢竟,在這繁華的汴京,權(quán)貴之間的紛爭總是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李師師秀眉微蹙,心中焦急萬分。她深知陳太初才華橫溢,且為人正直,并不想看到他因這件事而遭受蔡絳的刁難。然而,蔡京勢力龐大,她雖身為汴京名妓,與不少達(dá)官貴人交好,但此時也有些投鼠忌器。她試圖再次勸解,說道:“蔡公子,今日佳節(jié),大家相聚于此,本是為了賞詞聽曲,增添雅興。若因些許誤會傷了和氣,傳出去恐怕于蔡公子的名聲也不好?!?/p>
陳太初的隨從染墨,此刻站在陳太初身后,雙手緊握拳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憤怒。他擔(dān)心蔡家公子會對自家公子不利,時刻準(zhǔn)備著護(hù)陳太初周全。
陳太初心中清楚,此時若示弱,日后恐怕會被蔡絳變本加厲地針對。他深吸一口氣,神色坦然地說道:“蔡公子,我再次聲明,我作此詞并無冒犯之意。詩詞之道,本應(yīng)自由抒發(fā)。若蔡公子認(rèn)為我有過錯,還請蔡公子以詩詞論高下,如此方顯公平公正?!?/p>
陳太初此舉,意在將矛盾引向詩詞本身,以自己的才學(xué)來應(yīng)對這場危機(jī)。
蔡絳聽聞陳太初竟敢提出以詩詞論高下,先是微微一怔,隨后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他雖不通詩詞,但自恃身份,覺得陳太初此舉是在故意挑釁。他冷笑道:“好,既然你要以詩詞論高下,我便如你所愿。不過,若是你輸了,就別怪我不客氣!”
說罷,他轉(zhuǎn)頭看向身旁的舉子們,示意他們出謀劃策。
陳太初心中明白,這是以詩詞為幌子的一場較量,背后實則是蔡絳借勢施壓。但他神色鎮(zhèn)定,目光坦然地看著蔡絳與他身旁蠢蠢欲動的舉子們。
蔡絳思索片刻后,臉上閃過一絲狡黠,說道:“既以詩詞論高下,那便以眼前聚仙樓為題,限時一炷香,作一首詞,詞牌就用《滿江紅》,誰作得好,誰便贏。若你輸了,就當(dāng)著眾人的面,給我磕三個響頭,再自行掌嘴十下,如何?”
他料定陳太初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難以作出佳作,想借此狠狠羞辱陳太初一番。
陳太初心中冷哼一聲,面上卻不動聲色,點頭應(yīng)道:“蔡公子既然定了規(guī)矩,陳某自當(dāng)遵從。只是若我贏了,蔡公子又當(dāng)如何?”
蔡絳一愣,他沒想到陳太初竟敢反問,心中惱怒,但為了盡快看到陳太初出丑,便咬咬牙道:“你若贏了,我便不再追究此事,還當(dāng)眾向你賠禮道歉!”
此時,聚仙樓內(nèi)眾人都安靜下來,目光聚焦在陳太初身上。有的人為他捏了一把汗,覺得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nèi),要作出一首優(yōu)秀的《滿江紅》談何容易;也有人期待著陳太初能再次展現(xiàn)才華,打破這緊張壓抑的氣氛。
染墨在一旁,焦急地看著陳太初,他深知自家公子雖然才華橫溢,但此次挑戰(zhàn)難度著實不小。李師師則微微皺眉,心中默默為陳太初祈禱,她相信陳太初的才情,可這限時的壓力實在太大。
陳太初閉目沉思片刻,腦海中思緒如飛,關(guān)于聚仙樓的種種景象、今日的紛爭以及自己的心境在心頭交織。忽然,他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只見他拿起桌上的毛筆,飽蘸濃墨,在宣紙上揮毫潑墨:
《滿江紅聚仙樓風(fēng)云》
“聚仙樓頭,風(fēng)云起、喧囂盈目。抬望眼,華燈初上,管弦催促。公子驕橫來問罪,書生淡定應(yīng)詞局。算此際、心內(nèi)起波瀾,誰能卜?
詞章事,憑心錄。樓中景,皆成牘??捶比A如夢,世間榮辱。一炷香消文墨就,千秋韻里才情馥。待評章、勝負(fù)見分明,乾坤覆?!?/p>
陳太初筆鋒一頓,將詞遞給眾人。眾人圍上來,輕聲誦讀,皆驚嘆于陳太初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作出此等佳作。詞中既描繪了聚仙樓此刻的風(fēng)云變幻,又展現(xiàn)出他面對蔡絳刁難時的淡定與自信,詞意深遠(yuǎn),文采斐然。
“好詞!”
隨著這一聲贊嘆,一人從包廂中款步走出。一出現(xiàn),便給人一種居高臨下之感。眾人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