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里屋里走出來一個年輕女人,長著一張頗為討喜的圓臉,一開口就帶笑:“青嶼回來了,快洗洗手吃飯吧,你一直沒回來,我和娘就先吃了,你等會兒,我去給你盛。”
楚青嶼喊了聲:“大嫂。”
然后道:“你看著穗兒吧,我自己來就行?!?/p>
蘇蕓笑著應道:“哎,成。”
楚家宅子挺大,但只有三間正房,中間是堂屋,東屋是趙秋月的房間,西屋住著楚青嶼大哥楚青旭一家三口。
左右各有兩間偏房,東側兩間是廚房和柴房,西側兩間一間空著,另一間是楚青嶼的房間。
雖然房間不多,但都是五年前新起的青瓦房,在村子里也算是數(shù)得著的好人家了。
楚青嶼先回屋換了身衣服,才去灶上端了飯,直接坐在燒火坐的凳子上,端著碗就在廚房里吃了。
他飯量大,吃飯也快,端著碗扒了半碗菜,吃了倆白面摻玉米面的餅子,又灌了一大碗茶才算是吃飽了。
等他把碗洗好,就見他娘已經(jīng)風風火火地回來了。
進堂屋先喝了半碗茶,才眉開眼笑道:“嶼兒啊!那可是姜秉生家的閨女啊!哎呦,我見過那丫頭一次,長得那叫一個標志啊!”
蘇蕓坐在一旁,也笑著道:“娘,什么事那么高興啊?老遠就聽到你的笑聲了?!?/p>
趙秋月拍了下手,笑得開懷,說悄悄話一樣道:“你這個弟弟啊,今天在溪下村救了個姑娘!”
蘇蕓聲音一揚:“溪下村?那不是我娘家河對岸的村子嗎?”
趙秋月拍拍她的手,道:“正是呢!就是那個姜秉生家的小女兒,你可聽說過?”
蘇蕓想了想:“名字有點耳熟,但想不起來是那個。”
趙秋月想起什么,補充道:“對了!他家大兒子是個秀才。”
蘇蕓眼睛一亮:“哎,這就知道了!咱們這樣的莊戶人家,出一個秀才可是不容易。”
她娘家離得近,聽說的也多,這會兒回憶著道:“那姜家前些年日子也不好過,但夫婦倆愣是咬著牙送兩個兒子進了學堂。后來大兒子中了秀才,小兒子許是沒這方面的心思,讀了幾年書便成了走街串巷的賣貨郎。”
趙秋月連連點頭:“我剛才去打聽的時候才知道,那個來咱們這兒賣貨的貨郎就是那姑娘她哥!”
楚青嶼站在一旁,聽他娘和他大嫂聊著,卻是半句話也插不上。
他覺得她們談的都是沒影的事,以那姑娘的家世和樣貌,必然是許多年輕人想求娶的,他自覺自己配不上人家姑娘。
楚青嶼轉身出了門,去柴房拿了柴刀和他爹留下的弓箭,背著竹筐上了山。
他是個獵戶,他爹活著的時候就是青淮村最厲害的獵戶,他自小跟著他爹滿山跑,他爹有心教他,以至于他七八歲就能拿小弓射野兔野雞。
那時候,村里的小孩都羨慕他們家的日子,因為他們家隔三差五總能吃上肉。
只是他爹在他十二歲那年就去了。
他娘帶著兩個半大小子過了很長一段苦日子。
后來他摸爬滾打靠著自學也算是繼承了他爹的衣缽。
山上獵物多的時候打獵,偶爾跟著他哥去鎮(zhèn)上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