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掏出電話,分別給王老板和張詩涵姐妹打去電話,告訴他們自己逛完了,先回車上等他們。
唐毅小心翼翼地拎起麻袋,向車的方向走去。他一邊走,一邊回頭張望,生怕有人發(fā)現(xiàn)他手里的麻袋。待唐毅安全地把麻袋放進后背箱后,才重重地吐出一口氣。
唐毅坐在車里平復了一下心情,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還有剛才的事要不要告訴王叔。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不告訴任何人。這批古董實在是太扎眼了,容易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
片刻后,王叔和張詩涵兩姐妹都回來了。王叔面帶笑容說道:“唐子侄,你怎么不多看會兒,這么早就回來了?”
唐毅假裝無奈地回答道:別提了“我走了一大圈,可能是這段時間好運氣都用光了,一件好東西都沒發(fā)現(xiàn),你呢王叔,看你面帶笑容,是不是淘到好東西了?!?/p>
王叔臉上帶著玩味的笑容,擺擺手說道:“也沒什么,一個虎符。唐子侄,你給品鑒品鑒。”說完,便從兜里取出一件巴掌大小的古玩遞到唐毅面前。
唐毅伸手接過,在手電筒的強光下仔細觀察片刻,驚聲說道:“王叔,你撿到寶了,這是完整的秦陽陵虎符?。。?!”
張詩涵兩姐妹聽到唐毅的話,紛紛湊過來,看著唐毅手里的虎符,疑惑地問道:“什么是秦陽陵虎符?”
唐毅看向王老板,說道:“還是由王叔為你們解釋吧,我的這點本事還是不要在王叔面前班門弄斧了?!?/p>
王老板擺擺手,笑著說道:“唐子侄謙虛了,那我就給你們講講這秦陽陵虎符?!?/p>
秦陽陵虎符是秦始皇頒發(fā)給陽陵守將使用的兵符,為秦朝青銅器,長
8。9
厘米,寬
2。1
厘米,高
3。4
厘米,呈臥虎狀,可中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
12
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虎符是古代調(diào)兵遣將的信物,通常用青銅或黃金制成,分為兩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發(fā)給統(tǒng)兵將帥或地方長官。兩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對應,只有同為一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調(diào)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在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shù)量、刻銘以及尊卑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
從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zhì),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時因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后來又改用龜符。
南宋時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后世演變?yōu)殂~牌,于是這種動物形狀的兵符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王老板說完后,張詩涵兩姐妹兩眼放光,激動地說道:“王叔,這秦陽陵虎符值多少錢?”
王老板面色一怔,接著說道:“秦陽陵虎符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歷史見證:它是秦朝軍事制度的實物遺存,見證了當時的政治軍事狀況,為研究秦朝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第二是文化符號:作為中國古代兵符的典型代表,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體現(xiàn)了古代軍事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