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如紗,纏繞著太行山脈的峰巒溝壑,將整片山林暈染成淡青色。唐毅伏在崖邊一棵百年老松的枝干上,勁裝衣角凝結的露珠順著布紋滑落,滴在下方的枯葉上,暈開一小片深色痕跡。他呼吸極輕,胸腔起伏幾乎不可察覺,塑魂境的靈力在體內(nèi)緩緩流轉,將自身氣息與周圍的草木、晨霧完美融合——即便是嗅覺敏銳的山獸,也難辨出這處枝椏間藏著一個活人。
目光越過層層霧靄,下方蜿蜒的山路隱約可見。這是進入太行深處的必經(jīng)之路,路面最窄處僅容兩車并行,一側是陡峭的崖壁,另一側是深不見底的溝壑,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忽然,一陣沉悶的引擎聲順著風勢傳來,打破了山間的寂靜。唐毅眼神一凝,靈力悄然灌注到雙耳,聽覺瞬間被放大數(shù)倍——輪胎碾過碎石的“咯吱”聲、金屬部件的輕微碰撞聲、甚至士兵之間低低的指令聲,都清晰地傳入耳中。他微微調整姿勢,透過松枝的縫隙往下望去,只見晨霧中漸漸駛出一列軍綠色的車隊,車頭的軍徽在微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澤,正是趕來的機械化步兵營。
車隊行進得極為規(guī)整,頭車與尾車之間保持著五十米的安全距離,每臺卡車的駕駛位旁都坐著一名警戒士兵,士兵手中握著加裝了戰(zhàn)術導軌的95式自動步槍,槍口朝下貼在大腿外側,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山路兩側的密林。唐毅數(shù)了數(shù),車隊共三十四輛卡車,其中十輛車廂蒙著加厚的軍綠色苫布,苫布邊緣用帶鎖扣的軍用綁帶牢牢固定,凸起的輪廓棱角分明,光是從外形便能看出內(nèi)里裝備的厚重——這與王振國紙條上“重型火力配置”的描述完全吻合。
“剩余的二十四輛卡車,按機械化步兵營標準編制,每臺載員三十五人,除去駕駛員和重武器操作員,戰(zhàn)斗人員約八百四十人,再加上通訊、工兵等戰(zhàn)斗支援人員,總人數(shù)應在九百五十人左右?!碧埔阍谛闹锌焖俟浪?,與王振國提供的情報完全吻合。他注意到,每臺卡車的車頂都架著兩具“紅箭-12”反坦克導彈發(fā)射器,導彈彈體被迷彩布包裹,只露出帶夜視功能的瞄準裝置;車廂兩側的射擊孔里,89式重機槍的槍管斜斜探出,槍口加裝了消焰器,槍身被固定在可360度旋轉的支架上,顯然是為應對突發(fā)伏擊準備;更令人心驚的是,尾車車廂頂部還架著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彈鏈如長蛇般纏繞在槍身旁,足以對低空目標形成壓制——這支隊伍的火力配置,完全是按“攻堅作戰(zhàn)”標準準備的。
車隊緩緩駛近,唐毅能清晰看到士兵們的模樣:他們身著荒漠數(shù)碼迷彩服,肩章上印著“機械化步兵第127營”的標識,戰(zhàn)術頭盔側面裝有夜視儀支架,胸前的戰(zhàn)術背心掛滿95式步槍的30發(fā)彈匣——每人至少攜帶6個備用彈匣,腰間別著2枚82-2式手榴彈,大腿外側的槍套里插著92式手槍,靴筒處綁著軍用匕首。即便在顛簸的車廂里,士兵們也保持著坐姿端正,雙手搭在膝蓋上,手指隨時能觸碰到武器,沒有一人隨意交談或晃動身體——這份隨時待命的戰(zhàn)備狀態(tài),絕非臨時拼湊的隊伍能擁有。
“好大的手筆??!
”唐毅口中低聲自語道。他沒有選擇貿(mào)然行動,一來此刻天已微亮,山路視野逐漸開闊,車隊前后的警戒士兵注意力高度集中,稍有異動便會被察覺;二來此處距離雷幽宗的古武基地尚有上百余里,若在此地開戰(zhàn),槍聲和爆炸聲必然會驚動另一支步兵營和三千古武弟子,打亂原本的“逐個擊破”計劃。
待車隊最后一臺卡車駛過崖下的彎道,唐毅才緩緩起身。他腳尖在松枝上輕輕一點,身形如柳絮般飄向下方的密林,落地時腳掌先著地,再順勢屈膝緩沖,整個過程沒有發(fā)出半點聲響。他順著山路旁的陡坡往下走,每一步都精準地踩在巖石或樹根上,避開易發(fā)出聲響的枯草叢——
進入密林后,唐毅放慢了腳步,與車隊保持著兩百米左右的距離。他借著樹木的遮擋,始終跟在車隊后方,目光牢牢鎖定著那十臺重武器卡車。龐大的精神力悄然散開,如一張無形的網(wǎng),覆蓋了整個車隊——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臺重武器卡車里都有兩名操作員,正用專用固定帶加固裝備,防止顛簸導致部件移位;頭車的駕駛室里,那位肩扛少校軍銜的領導者正拿著軍用地圖,時不時與副駕駛的參謀低聲交流,手指在地圖上的“預設休整點”位置輕輕敲擊。
……………
車隊往太行深處持續(xù)行駛了約十個時辰,夕陽漸漸西斜,將山間的影子拉得老長,氣溫也隨之驟降,風裹著枯葉刮過車廂,帶著刺骨的涼意。路面愈發(fā)崎嶇,隨處可見直徑半米以上的巖縫和凸起的巨石,第三代軍用卡車的山地優(yōu)勢在此刻盡顯——強化后的底盤輕松越過巖縫,防滑輪胎牢牢抓著地面,即便車身傾斜度達到三十度,也沒有絲毫打滑的跡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各車注意,前方100米抵達預設休整點,按‘品字形’停放車輛,車頭朝向撤離路線,間距十米,重武器車居中。”那位少校的聲音通過車載電臺傳到每臺卡車,語氣冷靜無波,“下車后執(zhí)行一級警戒,工兵班搭建隱蔽帳篷,炊事班啟用無明火加熱設備準備口糧,通訊組架設電臺,武器維護組檢查重武器狀態(tài),其余人員原地待命,禁止隨意走動?!?/p>
隨著指令下達,十二臺卡車依次駛入休整點——這是一片被密林環(huán)繞的隱蔽洼地,僅能通過一條狹窄的土路進出,不易被空中偵察發(fā)現(xiàn)。頭車和尾車分別停在土路兩側,形成防御姿態(tài);五臺重武器車居中停放,車廂門同步打開,露出里面整齊排列的重型裝備;其余卡車則圍繞重武器車呈扇形分布,確保任意兩臺車的火力能形成交叉掩護。
士兵們從車廂兩側的折疊踏板同步跳下,落地時腳掌先著地緩沖,動作整齊得如同標尺量過。警戒組士兵率先呈散兵隊形散開,槍口對準洼地四周的密林,手指搭在扳機護圈上,保持著“保險打開、子彈上膛”的待發(fā)狀態(tài);工兵班的八名士兵則扛著折疊式三防帳篷和偽裝網(wǎng),快步走向洼地東側的密林邊緣——這里有茂密的灌木叢遮擋,不易被發(fā)現(xiàn)。
工兵班班長手持軍用指南針定位,確定帳篷朝向:帳篷門全部朝南,避開北風,且正對撤離路線,便于突發(fā)情況時快速轉移。兩名士兵合力展開帳篷支架,金屬支架碰撞的“叮當”聲被刻意壓低,另外兩人則快速固定帳篷地釘,地釘呈45度角斜插入土,每根地釘都用錘子砸實,確保帳篷在夜風里不會晃動。短短十分鐘,三頂墨綠色的隱蔽帳篷便搭建完成,士兵們又在帳篷頂部覆蓋了與周圍環(huán)境一致的偽裝網(wǎng),連帳篷邊緣都用枯樹枝和野草遮擋,從遠處望去,完全與密林融為一體,看不出半點人工痕跡——這是步兵營山地隱蔽宿營的標準操作,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風險。
與此同時,炊事班的四名士兵從卡車里搬下無明火野戰(zhàn)炊事爐和密封口糧箱,在洼地西側的背風處快速
setup。他們沒有架設傳統(tǒng)灶臺,而是啟用了軍用固體燃料加熱爐——這種爐子燃燒時無明火、無煙,僅會散發(fā)出微弱的熱量,不會暴露位置。一名炊事兵打開口糧箱,里面整齊碼放著單兵自熱食品,每份食品都標注著“紅燒肉口味”“雞肉咖喱口味”等類別,還附帶了壓縮餅干和能量棒。他按照人數(shù)快速分發(fā)口糧,另一名士兵則將固體燃料放入加熱爐,點燃后放上自熱食品的加熱包,不到五分鐘,加熱包便開始發(fā)燙,食品的香氣透過密封袋隱約散出——即便是野戰(zhàn)口糧,也能確保士兵們吃到溫熱的食物,補充體力。
通訊組的四名士兵早已在洼地中央架設好便攜式電臺,電臺天線豎起1。8米,操作員戴著降噪耳機,手指在面板上快速敲擊,發(fā)出加密信號:“127營已抵達預設休整點,無異常情況,請求下一步指令?!辈坏绞耄氐幕貜捅銈髁诉^來,操作員記錄后,立刻向少校匯報:“收到指令,明日清晨五點繼續(xù)向目標區(qū)域進發(fā)?!?/p>
最受關注的還是武器維護組的動作。十名身著黑色作戰(zhàn)服的士兵,戴著白色棉質手套,分成五組走向重武器卡車。他們沒有貿(mào)然掀開苫布,而是先檢查綁帶的鎖扣狀態(tài),確認無松動后,兩人一組,分別握住苫布的兩側邊角,同時發(fā)力——厚重的軍綠色苫布被緩緩掀開,夕陽的余暉透過樹葉縫隙灑在裝備上,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
第一臺卡車內(nèi),兩門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占據(jù)了大半空間。炮身呈深灰色防反光涂層,炮管長達2。5米,炮尾處連接著數(shù)字化火控系統(tǒng),屏幕上還亮著待機指示燈;炮身兩側,堆疊著數(shù)十枚殺傷爆破榴彈,每枚炮彈都用專用支架固定,彈體印著“殺爆彈-122mm”和“殺傷半徑15m”的紅色標識,炮彈尾部的引信保護蓋整齊排列,足有五十余枚;車廂角落,四箱12。7毫米穿甲燃燒彈碼放得嚴絲合縫,箱蓋半開,露出泛著銅色光澤的子彈鏈,每箱裝有200發(fā)子彈,僅這一臺卡車的彈藥,便足以支撐一場中小型攻堅戰(zhàn)。
第二臺卡車里,裝的是四具“前衛(wèi)-2”便攜式防空導彈。導彈發(fā)射器呈墨綠色,肩托處纏著防滑布,瞄準鏡上貼著防反光膜;發(fā)射器旁,堆著二十余個備用導彈彈筒,每個彈筒上都印著生產(chǎn)日期和批號;還有一箱便攜式激光測距儀,打開后能清晰顯示目標距離,確保導彈命中率——這套裝備,足以應對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無人機。
其余卡車,分別裝載了89式重機槍、60毫米迫擊炮和“紅箭-12”反坦克導彈。重機槍旁堆著十箱機槍彈,迫擊炮的炮彈碼放成整齊的金字塔形,反坦克導彈的發(fā)射器則連接著便攜式操控終端,終端屏幕上能實時顯示目標軌跡………………
每一件裝備都保養(yǎng)得極好,金屬部件沒有絲毫銹跡,彈藥數(shù)量遠超常規(guī)作戰(zhàn)需求,顯然是抱著“一次性摧毀目標”的目的而來。
唐毅藏在遠處山脊的密林里,將這一切看得真切。他靠在一棵粗壯的橡樹上,眼底的凝重愈發(fā)濃厚。這支步兵營的火力強度遠超他的預期,光是那十臺重武器卡車的彈藥,足夠摧毀一座三線城鎮(zhèn),
更難得的是,他們連搭帳篷、準備食物都嚴格遵循隱蔽規(guī)范,沒有絲毫暴露目標的痕跡,實戰(zhàn)素養(yǎng)可見一斑。
他緩緩閉上眼睛,精神力再次散開,這一次,他將感知范圍擴大到整個洼地:能清晰地感知到,士兵們領取自熱食品后,都在帳篷旁或卡車邊快速進食,沒有一人聚集;警戒組士兵每隔五分鐘便會換一次崗,換崗時采用“交替掩護”方式,確保警戒不中斷;那位少校正站在指揮位上,拿著望遠鏡觀察洼地四周的密林,時不時與參謀低聲交流,手指在地圖上的“雷幽宗山門”位置輕輕圈畫——顯然,他們早已鎖定了目標。
“看來只能在夜間動手了。”唐毅心中有了計劃。夜間視野受限,士兵們的警戒注意力會相對分散,同時警戒的士兵也會進行人員輪換休息,皆時突襲,既能避開密集火力,又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喜歡我靠賭石賺了一百億請大家收藏:()我靠賭石賺了一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