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驛站已經(jīng)住滿了,可是宋九夫妻二人去了就有房間了,也不知是哪位被擠了出去。
但看眼下廳前,吃飯的人不少,卻多是底下辦事的走卒,他們不住上房,也不會將吃食送去房里吃,只得來廳里吃。
廳里的吃食并不豐盛,驛站有什么便吃什么,他們的馬也不會喂最好的馬料,能夠得到照料就已經(jīng)不錯了。
里頭不少是從京城而來,他們?nèi)ネ髦菘?,有的是送文書的,有的是送政令的,還有的意圖不明,但個個都很低調(diào)。
宋九更是看到了角落里坐著的一人,此人不僅低調(diào),甚至都沒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對方吃東西的時候,悄悄地將白面饅頭往袖中藏,卻是被眼尖的宋九看到了。
出門在外辦事的小官差,都是精明人,不會特意去注意誰,也只有宋九會觀察入微的發(fā)現(xiàn)了此人。
瞧著此人年紀(jì)三十來歲,卻是長得一副文弱書生模樣,不知是個什么官。
宋九故意挑了個離角落近些的位置坐下,便聽到了此人的心聲:“一個饅頭管一天,等會兒再去拿幾個饅頭,接下來入京的路上不必再住驛站,也能有食物充饑了?!?/p>
宋九不動聲色的看了此人一眼,看到此人臉色有些臘黃,便知道此人是什么原因了,莫不是一路上都是這么餓著來的?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
“……這一次入京城,要么生要么死,即使是死,也要見到皇上,呈上狀紙,還我彭原縣三萬百姓的清白?!?/p>
隨著這個心聲一起,宋九臉色微變,然而他們這一桌,也只有宋九能察覺,身邊的傻夫君和兩名府衛(wèi)卻是半點不知。
許是聽到了這個心聲的原因,宋九雖然不知這人是因為什么原因而告御狀,但是她忍不住生出同情心來,定是有大冤情吧,才會如此放手一博,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既然是入京告御狀,進(jìn)驛站休息就不是明智之舉,宋九借著圖騰令牌,親自端來兩籠白面饅頭。
明明他們這一桌上,幾人都吃得差不多了,兩名府衛(wèi)都看向了這新端來的兩盤饅頭而不知三少夫人的用意時,宋九卻是每個饅頭拿起來撕下一片入嘴,隨即又放下。
轉(zhuǎn)眼兩籠饅頭被糟蹋,宋九這就起身就走。
這就是典型的浪費(fèi)食物,廳里的眾人誰敢這么囂張,但看那送吃食的差吏不敢說,宋九幾人又敢如此明目張膽的,廳里的人也都不傻,立即收回目光,想來定是大官員經(jīng)過,人家來廳里吃飯也是來體恤民情來了。
宋九四人一走,角落里的男子立即上前將他們吃剩的饅頭都據(jù)為己有。
被人家吃過的東西再拿走,根本無人理會,可是那男子卻是心頭歡喜,有了這兩籠吃剩的饅頭,他接下來一路上也能填飽肚子了。
就在宋九幾人出了大廳準(zhǔn)備上樓時,一隊人馬來到驛站前,人還沒有進(jìn)來,聲音卻是響亮的傳開。
“讓開,準(zhǔn)備兩間上房,喂上等好馬料?!?/p>
那聲音很是囂張,外頭相迎的差吏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人,上房已經(jīng)滿了,倒有兩間中房,不知——”
“滾,準(zhǔn)備兩間上房,聽不懂么。”
隨著聲音傳來,人也進(jìn)來了,前頭兩人氣勢洶洶,后頭還有幾個隨從,也是耀武揚(yáng)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