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里,張大山帶著幾個最心細的婦女,把成百上千斤的腌菜,一根一根地過手篩選,近乎苛刻地挑出品相、色澤、長短都堪稱完美的“特級品”。
村里的曬場上,陳桃花召集了全村手最巧的幾十個婦女和篾匠。
成捆的青竹被運了過來,在篾匠們的手中,變成了一根根薄如蟬翼,光滑柔韌的竹篾。
婦女們則坐在小板凳上,手指翻飛,將這些竹篾,按照陳桃花畫出的圖樣,一點一點地,編織成一個個精美的竹籃和竹盒。
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偷懶。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手里編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籃子。
那是全村人的飯碗,是孩子們的學費,是未來的希望!
另一邊,張耀也沒閑著。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開始起草他的“高端定制”計劃書。
他要面對的第一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客戶,就是紅星飯店的劉經(jīng)理。
他很清楚,光有好的產(chǎn)品和包裝,還不夠。
他必須拿出一套能徹底說服劉經(jīng)理的,無懈可擊的方案。
為什么要漲價?
漲價的好處是什么?
憑什么讓紅星飯店,心甘情愿地掏更多的錢,來買他的東西?
一個個問題,在他的腦子里盤旋。
他拿起筆,在紙上飛快地寫著。
“第一,品牌區(qū)隔。主動與低端產(chǎn)品劃清界限,維護紅星飯店高端餐飲的品牌形象?!?/p>
“第二,獨家供應。定制產(chǎn)品,只為紅星飯店獨家生產(chǎn),保證口味的獨一無二,成為飯店的‘招牌秘方’?!?/p>
“第三,營銷噱頭?!畞碜札堥T山深處的限定山珍’,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p>
“第四,利潤共享……”
他越寫,思路越清晰,眼神也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