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鄭謙的眉頭一皺,今天是陳家村拆遷工作的第一天,怎么就遇到這種事兒。
陳元松連忙將整件事兒的來龍去脈說了出來。
早在喬氏礦業(yè)集團跟縣政府這邊簽署了牛頭山銅礦開采協(xié)議之后,陳家村的拆遷動員工作就已經(jīng)開始了。
前期的安置補償標(biāo)準(zhǔn),也早就讓下面石橋鎮(zhèn)和陳家村的干部們,通知下去了。
絕大部分的人,還是很明事理的。
按照規(guī)矩簽名拿了補償款和安置房,早早搬走了。
他們也都明白。
一旦牛頭山的銅礦開采,勢必會對附近的居民生活,造成極其嚴(yán)重的影響。
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不論是開采銅礦帶來的噪音,還是一些其他的危險,亦或是銅礦開采,影響了地下水,對居民生活飲用水,也帶來了不便等等。
在拆遷工作前期,經(jīng)過石橋鎮(zhèn)黨委和陳家村村委干部的工作下,搬遷率已經(jīng)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了。
全村一共一百三十二戶,目前已經(jīng)搬走的有一百二十五戶,剩下的七戶人家,住在一條村頭的巷弄里。
要想完成拆遷工作,大型機械進場,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村頭開始。
村子的后面就是牛頭山,讓大型機械從山上繞一圈進村尾開始拆遷,明顯會極大的加大工作量。
可問題的關(guān)鍵便是在于,村頭巷弄的七戶人家說什么都不搬走,甚至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搬來了椅子,坐在門口。
還揚言,如果要拆他們的房子,就讓挖掘機從他們的身上碾過去!
村干部和鎮(zhèn)干部勸了一夜,根本就沒用。
他們也不敢強拆,怕出事兒。
但是七戶人家,軟硬不吃,說什么都不肯搬走。
最后無奈,村干部和鎮(zhèn)干部們打算讓挖掘機從進村的路口旁邊挖開一條路,繞過村頭的七戶人家,先去拆里面的房子。
這樣一來,村頭的電線桿和水井什么的,都得鏟除,整個村子的電力系統(tǒng)和用水都將徹底中斷。
村干部們的打算是,拆遷工作先進行著,同時也派人回過頭來,再去做那些人的工作,也不耽誤拆遷進度。
但還沒等挖掘機進去,忽然就有人出來說,老袁家的婆娘上吊了!
這老袁家,便是村頭那抗拒拆遷的七戶人家之一。
屋主姓袁,名叫袁大江,三年前就去世了,留下了一個婆娘叫陳細(xì)妹。
陳細(xì)妹是陳家村的人,袁大江早些年是入贅到陳細(xì)妹家的。
不過,夫妻倆的關(guān)系也算不錯,二十七年前,夫妻倆還生了一個兒子,只是后來,好像出了事兒,兒子沒了。
夫妻倆也沒有再生育,日子就這么平平淡淡的過著。
誰知道,竟是遇到了這種事。
為了抗拆,那陳細(xì)妹直接用一段麻繩往脖子上一套,腳下凳子一蹬!